image source:YouTube/discovery
文/凱倫
你也喜歡海洋生物嗎?水族館裡可以看見各種遨遊在其中的魚類,就連我們認知中兇猛的鯊魚也徜徉在其中,例如虎鯊、礁鯊等,甚至在國外有水族館還圈養了鯨鯊——但就是沒有大白鯊,你知道為什麼嗎?
image source:YouTube/discovery
其實很多水族館都嘗試圈養大白鯊,最後幾乎都是以失敗收場,曾經在水族館(美國蒙特利灣水族館)活過最久的大白鯊也不過六個多月,雖然造成一時的轟動,但這背後的辛苦與殘忍卻鮮少人知。
一、大白鯊需要極大的生存空間
魚類之所以能用鰓呼吸,靠的就是水流過後從中吸取氧氣,因此像大白鯊這類體積龐大的魚類更需要透過不停游動以獲取氧氣,這也是為什麼大白鯊被網子限制行動後就會變得虛弱;同樣的,若水族館空間不夠大,大白鯊可能會因此衰弱、甚至撞上玻璃造成重傷。
image source:YouTube/discovery
二、運輸過程耗費大量精神與金錢
上述說過大白鯊需要極大的空間游泳好獲得氧氣,因此就算補獲了大白鯊想送進水族館裡,也是一件浩大工程,前述提到的蒙特利灣水族館,就耗費了超過11小時來運送這條大白鯊,更別提運送過程中需要的設備有多昂貴。
三、破壞鯊魚原有的求生本能
除了水族館環境難以符合大白鯊的需求外,野生動物被圈養後會逐漸喪失其求生本能、甚至改變習性,多數試圖豢養大白鯊的水族館,都面臨到大白鯊不吃人工餵食的食物、絕食等情況,而上述在蒙特利灣「成功圈養」的大白鯊也因攻擊館內其他鯊魚而遭到野放。
蒙特利灣水族館在接下來的幾年間還是持續豢養了5隻幼年大白鯊,不過這些大白鯊存活時間最短只有11天、最長只有5個月,最後因飽受批評將最後一條大白鯊於2011年回放海洋,但根據追蹤器顯示,這隻被送回海洋的大白鯊也在沒多久後死亡。
image source:pxhere
延伸閱讀:
鯊魚不會吃其他魚?幹話太認真海生館急澄清:真的不是工讀生啦!
不可置信的動物冷知識 螳螂竟然有耳朵?鬃狼的尿聞起來像大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