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 The Grocers & 義大醫院
文/Allen
不堪健保署每年砍藥價,不僅百憂解(Prozac)退出台灣市場,現在連抗生素界的「藍波」泰寧注射劑(Tienam)也決定出走。大藥廠相繼收手究竟會造成什麼樣的問題?先來看藥廠內發生了什麼事!
image source: Pixabay
獲利不符預期 國際藥廠撤離台灣
綜合媒體報導,裕利藥廠3月18日發函至各大醫療院所表示,由於健保署每年調降藥價,加上近年原物料及運輸成本上漲,並配合政府政策生產線全面符合「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西藥藥品優良製造標準」(GMP)要求等,確保藥品品質,經公司精算後發現不敷成本,故決定離開台灣市場。
而近日藥師公會收到默沙東藥廠來函,宣布旗下藥品「泰寧注射劑」4月1日後將停止供應非合約醫療院所,合約醫療院所將供貨至合約期滿,撤出原因同為「經濟成本考量」。
image source: The Grocers & 義大醫院
藥品退出會怎樣? 醫師臉書揭真相
談到大藥廠相繼撤走藥品,小兒科醫師、作家亮亮在臉書PO文表示,「合理的利潤」是品質好的商品與企業最核心、最重要的支架與骨骼,一旦沒有合理的利潤,藥物品質便會下降,甚至可能會有不肖廠商進口劣質原物料,危害大眾的健康安全。儘管市面上也有台灣藥,但品質及效用仍舊不比原藥廠。
專家籲「別砍過頭」 健保署:有保障藥商獲利
據《中央通訊社》報導,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劉宗玲表示,藥品成本大漲的原因為原料價上漲、廢物處理費調高、歐洲工資上漲,雖造成藥商不小的負擔,但不至於到「入不敷出」;而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東茂則指出,每年砍藥價,對原廠、國產藥的傷害很大,若哪天國產藥廠也不敷成本、不願生產,恐釀大缺藥危機,健保署應正視此問題。
針對藥廠相繼撤走藥品的事實,健保署稱調整藥價是「依據藥價市場調查結果」而來,健保計算公式已有保留3至5%的合理價差,有盡力保障業者獲利,並未「亂砍藥價」。此外,台灣目前有生產成分相同的「學名藥」,不因原廠藥品退出而使患者「無藥可醫」,盼民眾別過度擔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