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unwire
文/華人健康網
輻射會致癌嗎?這是國人的迷思。醫師指出,輻射看不到、摸不到、聞不到,常引起民眾恐慌。但事實上,輻射是可以測量得到的,唯有過量才會有致癌的可能;而依目前法規:民眾1年接受1毫西弗劑量以下是安全的、是不會致癌的。
image source:華人健康網
臺中醫院核醫科鄭孝義主任指出,輻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傳送,常見的有無線電波、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超短波、X光等,其中有些能量比較高會將原子激發出電子的輻射,而稱作是「游離輻射」。
輻射2種效應 劑量過多傷害身體
在日常生活中這些游離輻射其實是很常見的,有來自地表的天然輻射,也有來自宇宙外太空的宇宙輻射,甚至我們吃的食物裡面都含有各種微量元素造成的輻射,在台灣地區1個人接受到的1年總輻射量約為1.6毫西弗(mSv)。
不過接受過多的輻射是對人體有危害的,輻射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有2種效應。
1.確定效應:只要1個人接受超過一定劑量的輻射,就會出現各種輻射傷害的症狀。
2.機率效應:在輻射劑量沒那麼高的時候,並不會立刻造成人體有不適的症狀,但是會提高人得癌症的機率,劑量越高,得癌症的機率就越高。
目前國外研究發現,個人接受到的1年總輻射量超過200毫西弗以上,才會有明顯輻射致癌相關性的證據。
image source:華人健康網
醫學影像檢查 屬低劑量安全輻射
鄭孝義主任強調,一般人接受輻射的劑量,並不會高到產生第1種效應,除非是像核災現場有強烈輻射來源,才有這個可能 大部分的人比較擔心的是第2種輻射傷害,因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各種影像檢查可以幫助我們對於疾病的診斷,比如像是X光、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等。
image source:華人健康網
這些影像檢查都是帶有游離輻射的,會增加我們接受到的輻射總量。雖然輻射會引起細胞的DNA突變,不過人體細胞在受傷時,會有自我修復的機制,低劑量輻射(低於100毫西弗)會增加我們得癌症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而目前的醫學影像檢查的輻射劑量多是屬於低劑量的輻射。例如,電腦斷層頭顱只有2、胸部7、心臟16(單位毫西佛),但要注意的是,正子攝影8小時內應遠離小孩及孕婦,才是安全的作法。
手機、微波爐 屬非游離輻射
至於,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機、微波爐的輻射量是否會引起傷害?鄭孝義主任解釋,手機與微波爐屬於非游離輻射,就是電磁波它的粒子能量不足以造成生物組織的分子游離化。如靜電場、一般家庭用電的電場(功率頻率場)、廣播(收音機)頻率電磁場、微波、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基本上不會造成DNA損害。所以會不會罹癌,至今沒有很明確的答案。
另外,吃什麼食物可以抵抗輻射?鄭孝義主任認為,如果核災爆發,為了抵抗碘131,可以吃海帶、等。但如果是做過正子攝影這類核子醫學檢查,回家可以多喝水、多休息,加速新陳代謝,並且避免靠近他人。
本文由華人健康網授權 原文連結:手機、微波爐的輻射量會致癌嗎?醫師答案是…
延伸閱讀:
傷機又傷雞?7個放手機易致癌的「地雷區」 男生褲子口袋最母湯
睡覺也有輻射Wi-Fi該不該關?「你以為」的這些其實都是迷思
★別再浪費生命爬文!熱文榜告訴你每小時網路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