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棵構樹開始的文化復興 跨域共學讓傳統有許多新可能
在信義房屋「社區一家」的支持下,構樹文化透過工藝與教育的結合持續傳承,讓民眾親手體驗傳統技藝之美,同時喚起社會對構樹文化的重視與關懷。

在花蓮吉安的山腳下,構樹在風中輕輕搖曳。
這看似普通的植物,對阿美族人而言卻蘊藏著生活智慧與族群記憶,從纖維織布、包裹食物,到成為祭儀用品,構樹的生命力,是部落文化的根。
2025年9月,一場名為「花蓮玩藝手感之旅」的活動,40位參與者透過雙手重新觸摸這份文化。活動由「玩藝樹」創辦人徐婉玉帶領,結合構樹採集、樹皮纖維處理與六道傳統手作工法,讓參與者在創作中體會文化的溫度,也理解阿美族工藝背後的生活哲學。
從母親的手 到自己的創作路
「我在母親所築起的堅強樹皮網下快樂成長。心疼母親的辛苦、看見她創作中的文化底蘊,以及樹皮背後富含的原住民生活哲學,於是回鄉創業,希望讓大家也懂得這是多麼珍貴的工藝能量。」徐婉玉說,她的母親是阿美族工藝師,從小她就在樹皮的氣味與敲打聲中長大。
多年後,她選擇返鄉,用行動讓這項古老工藝重新融入現代生活。2024年,她以「行動藝樹車」計畫榮獲信義房屋「社區一家」〈築夢個人類〉楷模獎,推動傳統工藝教育與文化創新。
透過這輛「車」載著構樹、工具與故事,讓更多人親手體驗樹皮工藝,也讓文化在互動間被看見、被延續。

從一個夢想 到萬件提案的行動力量
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自2004年啟動以來,已走過21個年頭,累積超過1萬件提案、支持3,600個社區行動,投入資金逾5.2億元。這項從一個人的夢想出發的行動,逐步擴展成民間企業投入時間最長、投入金額最多的社造行動之一,陪伴地方居民一步步實踐改變生活的理想。目前計畫分為「築夢個人類」、「幸福社區類」與「深耕校園類」三大組別,每年提供超過1,500萬元獎金,鼓勵有熱情、有行動力的人成為社區改變的種子。隨著理念的深化,信義房屋也從贊助者轉為推動者,2017年獲頒總統文化獎「在地希望獎」、2019年提案突破萬件、2021年推動「永續共榮生態圈」並成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2022年全台提案覆蓋率更達100%,展現台灣社造能量的廣度與深度。11月,「社區一家」將再次舉行頒獎典禮,持續見證在地創生與文化延續的多元樣貌。

從構樹到樹皮布 看見南島文化的再生力量
信義房屋除了長期推動社區圓夢計畫外,也透過多元活動如「社區一家小旅行」,邀請民眾親自走入社區,體驗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像日前舉辦的「花蓮玩藝手感之旅」,就帶領民眾深入當地,透過實作體驗認識構樹之美。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近半年(2025/4/30~2025/10/29)「構樹」相關討論,聚焦於「轉譯、保育、推廣、創作、傳承」等熱門字詞,從藝術創作、部落工藝到學術研究,越來越多人重新關注這株承載南島文化記憶的植物,網友表示:「回想我跟老頭目學習敲打構樹皮,每一次鐵鎚落下,都在感覺樹皮的韌性」、「經過老師多次的介紹,知道原來構樹葉可以泡茶、樹皮可以做紙跟布衣」、「是個常見到,大家以為是雜草,但用途其實非常廣泛的台灣在地植物」。
在熱門關鍵字中,「轉譯」的討論主要來自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的特展《打樹成衣:南島記憶與文化連結》。展覽以構樹與樹皮布為核心主題,帶領觀眾跨越時間與空間,重新認識南島文化的根源與延續脈絡。該展即日起於新莊聯合辦公大樓文化部藝廊展出,展期至2026年3月20日止。對構樹文化與南島藝術有興趣的民眾,不妨親臨現場,體驗這場融合知識、技藝與創作能量的文化盛宴。

《打樹成衣—南島記憶與文化連結》特展
展覽日期:2025年10月22日至2026年3月20日
展覽地點:新莊聯合辦公大樓文化部藝廊(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樓)
開放時間:每週一至週五(例假日未開放)09:00-17:00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4月30日至2025年10月29日。
資料來源:
大數據(股)公司旗下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構樹』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熱門關鍵字」(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