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浪新手看這篇!潮汐判斷、離岸流、海上禮儀5項攻略一次懂
懶人包|想衝浪卻不知如何選地點?從潮汐時間、浪況觀察、離岸流判別,到基本海上禮儀,夏日衝浪安全指南整理5大衝浪新手最該知道的重點。

炎炎夏日,少不了到海邊玩水!衝浪一直都是台灣人夏季最愛的水上活動之一。不論是衝向東北角的烏石港,還是享受墾丁南灣的湛藍海水,當你站上浪板,迎風破浪的瞬間,那份自由與刺激,讓人難以忘懷。
享受海浪的同時 更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衝浪雖然迷人,卻也暗藏風險。每到夏季衝浪風氣盛行,相關意外事件卻層出不窮。今年6月在高雄旗津更發生一起衝浪客不幸溺水的憾事,送醫後仍然宣告不治,這也再次提醒我們:享受海浪之餘,安全絕不能忽視。
本文特別整理出「衝浪新手五大注意事項」,從挑選地點、掌握潮汐,到裝備準備與海上應對一次搞懂,讓你衝得帥氣也平安上岸!
衝浪注意事項
1.認識衝浪點地形
選對地點,是新手衝浪的第一步。建議選擇沙灘坡度平緩、浪況穩定的海域,如宜蘭的金山中角灣、頭城烏石港或東河金樽等熱門地點,避免有礁石、暗流或浪高變化大的危險水域,才能安全體驗衝浪樂趣。
2.了解當日天氣與潮汐
衝浪前務必參考氣象署的潮汐預報或向專業教練諮詢當日浪況,潮汐會影響浪的強度與方向,建議新手選在「乾潮至滿潮」的階段下水,浪形較穩定,也更適合練習。不熟悉海象的情況下,切勿貿然下水。
3.確認岸上參考點,遠離離岸流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文章表示,離岸流往往是海上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在衝浪過程中可能因離岸流被帶離岸邊,甚至在不知不覺中越漂越遠,建議下水前選定明顯的岸上標的(如建築物、旗幟、礁岩等),隨時確認自身位置。若發現被離岸流帶走,切記不要逆流游向岸邊,應橫向游出離岸流,再順著浪力游回岸邊。

4.準備裝備
曾代表台灣出賽的衝浪選手韓宗霖,也對新手如何挑選衝浪板給出實用建議:盡量不要選太短的板子,建議從浮力大、穩定性高的長板開始練習,會比較容易上手,也比較安全。此外,下水前務必檢查腳繩是否完好並確實繫緊,它不只保障你自己的安全,也是保護他人避免被衝浪板誤傷的重要裝備。
•長板(Longboard):8~9呎以上(約244~275公分)、浮力大,適合新手上手與平穩海浪。
•短板(Shortboard):5~7呎(約152公分~213公分),靈活但浮力小,較適合有經驗者。
5.尊重海上禮儀
好享衝浪店主理人Henry整理了我們應遵守海上禮儀:千萬不要搶浪或偷別人的浪!簡單的說一人一道浪,越靠近浪頭的人就有優先權,如不小心發生搶浪或差點撞上他人,應立即道歉並確認對方是否受傷。另外我們向外滑水時應盡量避免擋到下浪者的移動路徑。最後記得海上活動永遠得綁住腳繩、避免丟板、理性溝通,才能玩得安全又開心。

衝浪是一場與大自然對話的過程,每一次站上浪板都是挑戰、也是享受。對新手而言,只要在出發前做好準備,並尋求當地合格教練的協助,不僅能提升安全性,更能真正體會衝浪的樂趣。記得:尊重大海、尊重彼此,才是最帥的浪人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