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建商交屋你驗了嗎? 驗屋流程、費用、常見缺失一次看懂
2025年交屋潮將至,購屋驗屋成購屋族關注焦點!全台房產糾紛攀升,漏水與施工瑕疵最常見,驗屋流程、費用、重點一次看懂。

2025年台灣房市將迎來史上最多的新建案交屋潮,然而自從疫情爆發後,全台建案大缺工,為了趕工、省成本等各種因素,連帶也影響著施工品質。內政部就統計,全台2024年第4季房地產消費糾紛總共高達563建,其中主要糾紛對象為建商及仲介,又以建商最多達六成,共355件,再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多集中在房屋漏水、施工瑕疵。
因此,購屋族越來越重視驗屋環節,就預售屋交屋來說,驗屋分成初驗與複驗兩個階段。
初驗》
當預售屋興建到近完工階段,申請到使用執照後,建商就會通知已購客就自宅初驗,這個環節相當重要,建議民眾驗屋時對房子進行全面檢查,從客變有沒有確實完成、水電、建材設備到天地壁等,再將發現的缺失詳列要求建商修繕,務必在初驗完,確認房子沒有重大無法修繕的項目後,再行對保。
複驗》
第二次驗屋,就是檢視建商有沒有將房子缺失修繕完成,確認無誤再將申辦的房貸金額撥款給建商,這邊要注意的是,若對修繕結果不滿意,建議立刻打給貸款銀行,要求暫停撥出保留款,以確保自身權益。
事實上,驗屋也是門學問,坊間就出現不少驗屋公司,樂居驗屋服務部業務經理楊振弘指出,就他的觀察,目前有約七、八成預售屋主會找驗屋公司服務,以室內20坪大小來說,驗屋行情落在一萬五千元上。一般來說,驗屋會分成以下三大項目。
1.合約圖面
請客戶攜帶購屋合約及客變圖,確認建商施工是否和圖面一致,譬如房間數、門開的位置等。
2.水電
楊振弘表示,水、電是驗屋相當重要環節,譬如窗戶會否漏水、冷氣排水順暢度、廁所及陽台是否會積水等。電部分則是檢測電線有無符合法規,以及電話、電視、網路等弱電是否通順,再到每個插座電壓及項目有沒有接到正確位置等。
3.建材設備
確認建商提供的建材可否使用,以及測試打開門窗時夠不夠通順,同時天地壁是否完善。
最後,楊振弘指出,一般檢測出缺失,會就合理性來評估是否要求建商修繕,譬如空心地磚,可能因時間、天氣溫差,甚或地震產生爆裂,有危險疑慮,但實務上,若空心地磚出現在廁所地板,會評估是否位於日常使用一定會踩踏到的區域,若是的話就一定要修繕,但若該地磚位於廁所角落,平常並不會踩踏到,考量到修繕可能破壞防水層,就會建議消費者不處理。
驗屋發生糾紛怎麼辦》
事前保障權益:建議在房子初驗完成後,再進行對保申請房貸,此外,也要交代銀行撥款前須經過屋主同意。此外,購買預售屋時,合約上會載明一筆總價5%的交屋保留款,此筆款項就是用來確保建商善盡修繕責任,若屋主對於複驗不滿意,可要求銀行保留交屋尾款,待滿意修繕成果後再行撥款。
事後爭取權益:薪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若對複驗不滿意時,保留尾款的同時,也要發存證信函給建商,催告要求修繕,若建商仍不願修繕,就會進入打官司階段。但他也提醒,只要未繳尾款給建商,產權就不會過戶到自己名下,自然無法入住。
「坦白說,消費者在遇到驗屋糾紛時,是相當弱勢的,強烈建議不要跟建商撕破臉,務必坐下來好好談,否則進入司法程序雙方鬧僵,實務上就發生過,建商直接退錢將房子轉售給第三人,消費者要有完全佔不到便宜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