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運是什麼?賽事起源、命名由來、分級制度一次看
台灣2004年才正名,為何稱為帕運,是由英文Paralympics而來,而字首"para"就有平行、旁邊之意。
在奧運結束後,帕運(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也緊接著在8月28日至9月8日於巴黎盛大登場。台灣在本次帕運取得7個項目、共13席參賽資格,除了為選手加油之外,不妨也藉這個機會好好了解一些「帕運」相關的小知識,《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整理了帕運的由來、分級制度等相關資訊,一起來看看吧!
和奧運平行的重要賽會!標誌象徵「心靈、身體、精神」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簡稱「帕運」)為專屬於身心障礙者的綜合型國際運動賽事,由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IPC)主辦。帕運標誌則是以紅、藍、綠圖騰象徵「心靈、身體、精神」等人類的3個重要構成要素。
帕運的正式名稱為1985年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批准使用。「Para」源於希臘語,有「在……旁邊」之意,為英語「平行」語源。以「Para」加上「Olympic」組成的「Paralympic」,指的是「與奧運平行」的另一個重要賽事,在1988年漢城帕運開始成為正式名稱。
起源於二戰後的傷者 康復運動成為帕運雛形
帕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後,當時為了幫助在戰爭期間受傷的退伍軍人和平民,Ludwig Guttmann博士在1944年於英國托克曼德維爾醫院(Stoke Mandeville Hospital)開設脊柱損傷中心,之後中心內的康復運動逐漸發展為競技運動,也成為日後帕運的雛形。
1948年,在倫敦奧運開幕式當天,Ludwig Guttmann博士組織起第一次輪椅運動員比賽,並以醫院為名命名為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Stoke Mandeville Games)。1952年,有荷蘭退伍軍人加入此運動會,國際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International Stoke Mandeville Games)成立,並且在之後發展成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帕運和奧運同樣為每4年一次,夏季帕運最早自1960年開始舉行,冬季帕運則從1976年開始,兩者分別在1988年、1992年與奧運(奧林匹克運動會)同步,會選擇在同一個主辦城市舉行,並且時間點皆定在奧運結束後的一個月左右,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則在1989年成立。
各賽事依身體功能損傷狀況進行分級 由專業人士評估確保公平競爭
帕運為身心障礙人士專屬的運動賽事,為了比賽的公平性,所有項目都有「量級」之分。賽事根據運動員的身體功能損傷狀況進行分級,並且會由專業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運動教練共同評估,確保分級標準公正公開,以維持各項運動的公平競爭。目前帕運共將8種肢體障礙,以及視覺障礙和心智障礙納入作為標準,參賽者必須符合各個運動項目的最低障礎標準,才能取得賽事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