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中遇到「熊或男人」二選一?簡單問答揭露女性困境
image source:示意圖/ChatGPT
文/蔡瓅萱
如果獨自一人在森林中,你會選擇遇到一隻熊還是一名陌生男子呢?這個話題近期在社群上引發大量討論,不少女性以及有女兒的男性都選擇了「熊」,因而讓許多性別議題浮上檯面,跟著《網路溫度計DailyView》一起來看看「熊或男人」選擇題揭露出的問題吧!
在森林中會選擇遇到熊或男人?二選一問題引發討論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可以發現,「熊或男人」的相關討論在近一週引發熱烈討論,從4月底開始網路聲量一路攀升,並在5日達到高峰,當日聲量有1903筆,近一週的總聲量則有4060筆。「熊或男人」的選擇題之所以會在短時間內引發大量討論,其實和背後衍生出的性別議題有關。
image source: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熊或男人」的討論最初來自於美國,「bear or man」的問答被製作成短影片在社群上流傳。問題設定的情境為,倘若獨自一人走在森林裡,你會選擇遇見一隻熊,或是遇見一名陌生男人?不少男性認為熊是危險的野生動物,覺得大多數人的答案應該都是「陌生男人」,不過事實上許多女性和有女兒的男性卻都選擇了「熊」。
為什麼寧願選擇熊?「死在男人手上會被揣測」
熊是具有攻擊性的動物,不過許多女性遇到這個問題時,比起「陌生男人」卻還是寧願選擇熊。理由是熊雖然危險,但至少可以知曉其意圖及習性,而陌生男性則完全是未知的,無法從其外表推斷接下來的行動,甚至還有可能會被對方裝出來的善意欺騙。
image source:示意圖/Pexels
除此之外,也有人表示「如果被熊攻擊並逃出森林,大家都會相信我並且同情我;但如果被一個男人攻擊,就必須花一輩子才能讓大家相信我並且同情我」、「死在熊的手上會被同情,死在男人手上會被揣測,如果都是要死我希望死得乾淨」,有女兒的男性在面對這個問題時,也比較希望女兒遇到熊而非男人。
「熊或男人」揭露的女性困境:受侵犯後的二次傷害
這樣的現象其實揭露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困境,多數男性面對這個問題只會思考「能不能活下來」,而女性想到的卻不只有生死問題,從小到大的生命經歷讓她們除了生死之外還需要擔心是否會被侵犯、倖存下來後社會的目光,以及自己是否符合社會期待的「完美受害人」形象。
雖然「熊或男人」只是假設性問題,不過女性們的答案其實正反映出社會現狀,「陌生男人」之所以更讓人害怕有太多理由,在這個社會中,遭到性騷擾時會被質疑「為什麼要穿得那麼暴露」、拒絕他人的告白或搭訕可能會被攻擊、被性侵得逞時會被問「為什麼不反抗」;此外,光是要讓大家相信自己被騷擾、被侵犯,就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力氣,過程中還會不斷受到二次傷害。
image source:示意圖/ChatGPT
從去年台灣的MeToo事件也可以看出,許多女性在受到騷擾或侵犯的當下根本不敢說出來,因為背後所需要承擔的傷害和成本太過龐大,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她們寧願在森林中遇到熊,也不想遇到可能會讓自己痛苦一生的陌生男人。諷刺的是,「熊與男人」的選擇題雖然揭露了女性困境,卻也引來不少男性在留言區嘲諷「講講而已啦」、「女權為了酸男人在那邊選熊」、「真的在野外遇到熊跟男人還是一樣躲男人後面」,這些留言其實也說明了「為什麼女性寧願選熊」。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4月29日至2024年05月05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熊或男人』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