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內政部
文/陳彥羽
行政院2021年宣布暫緩推動數位身分證換發,廠商求償後調解金額約新台幣2.8億元,外界相當關注該筆損失是否將由全民共同埋單。工程會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執行秘書陳韻石說明,廠商本來求償逾10億元,經過調解後,整體調解金額應該是會落在2.8億元以下。對於整起事件前因後果,《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整理懶人包,讓你一文明白。
針對該賠償協議,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政府已與廠商達成協議,希望金額是在2.8億以下。至於是否繼續推動數位身分證,還需要再做研議。不僅如此,內政部長林右昌也提到,之前已採購了相關機器作為預備工作,然而這些機器也需要進行維護。儘管目前無法立即使用,但自己認為這不應被視為「損失」,反而把原本要停損的金額降到最低,也感謝相關單位的協商,「2億多的金額已經是最好結果」。
2015年至2017年
2015年當時《個資法》進行修法後,10月內政部即擬「晶片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計畫」報行政院,盼將自然人憑證、健保卡、國民身分證整合起來,並召開公聽會與社會各界針對資安等問題進行交流。2017年,內政部成立「晶片國民身分證換發專案工作小組」,更舉辦相關國際研討會,邀請愛沙尼亞及德國實務界專家、學者交流。
2018年至2019年
2018年,國發會報告「智慧政府規劃」,並獲行政院同意推動,當中更提到「數位身分識別機制」是邁向智慧政府必須加快腳步的重要工作項目。2019年,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核定「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計畫」,同時新政院新聞稿中宣布將從2020年10月開始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取代目前的紙本國民身分證。
2020年至2021年
2020年3月時內政部公告「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全面推動換證作業。4月開始多個民間圖體因相關資安疑慮,連署反對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7月即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內政部宣布數位身分證換發時程全面延期。11月中研院於「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中,表示身分證的晶片化引起諸多關於資訊安全,並建議暫緩。2021年,行政院院會決議暫停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等待法制完備後,社會能夠瞭解、溝通再進行。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
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dvi.pse.is/57yrmg
想要租屋買房嗎?快來【房產溫度計】
給你完整的房市知識:https://linktr.ee/housedaily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