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Freepik
文/吳宜臻
台灣擁有「小吃王國」的稱號,隨處可見各式小吃攤及飲料店,財政部國稅局日前提醒,小規模營業人(俗稱小店戶,例如麵攤、手搖飲料店),年度中舉凡有給付「租金」、「薪資」,或是其他「各類所得」,負責人記得在今(2024)年1月31日前,記得將2023年度給付租金及扣繳稅款數額,透過人工、網路、媒體(以光碟片申報)三種方式,開立扣繳憑單向國稅局辦理扣繳申報。
扣繳憑單是什麼?扣繳憑單兩大功用與你有關!
扣繳憑單其實與我們五月所得稅申報息息相關,扣繳憑單除了有報稅的功能,也是保護我們自身權益的重要依據。扣繳憑單主要有兩大功用,其一是證明當年收入所得,可做為財力證明;另一個則是當成公司按扣繳率,提前幫你從薪水中預繳稅金給政府的證明,一般公司通常是提撥5%,其目的為避免報稅時,員工突然要面臨龐大稅金繳納的狀況。
免開統一發票仍需申報繳稅 盤點9大常見申報問題
為了避免申報錯誤,財政部高雄國稅局也整理了常見錯誤,提醒民眾多加留意,保護自身權益。
錯誤1:
申報者透過網路更正申報資料時,未將上次申報的資料一併上傳,導致前次資料遭到覆蓋,產生漏報的問題。提醒民眾,補報時不是只補一筆,而是要全部一起更新。
錯誤2:
個資或所得金額漏寫或填寫錯誤。
錯誤3:
小店戶付租金給房東,或年終尾牙等中獎獎項物品,未依規定扣繳稅款及未申報扣(免)繳憑單。小店戶誤以為免用統一發票就不用報稅,常造成漏報問題,應特別當心。
錯誤4:
支付短暫居住者(例:在台居住未滿183天的外籍勞工)各類所得時,應於代扣稅款之日起10日內繳納扣繳稅款及申報憑單,卻誤按照一般居住者方式辦理,未於代扣稅款之日起10日內繳納扣繳稅款及申報憑單。
錯誤5:
營利事業對國內慈善機關團體進行捐贈時,誤以為不用申報,忘了填報免扣繳憑單。
錯誤6:
房屋所有權人變更後(例:死亡),申報時所得人卻仍填寫原本的所有權人。
錯誤7:
聘請員工或臨時工時,沒有申報薪資所得扣(免)繳憑單。
錯誤8:
向共有人承租共有物時(比方共同繼承或購買者),未對各個共有人分別填報扣(免)繳憑單,導致其中一位共有人發生漏報的問題。
錯誤9:
股東會或董事會決議分配盈餘之日起,不知即便6個月內尚未支付股利仍視為支付,因而漏報未申報股利憑單。
扣繳申報專區
【用數據陪你成家】
尋覓有溫度的心靈避風港,更多的我們👉 https://linktr.ee/housedaily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