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週曆/俯瞰三峽「私房景點」曝光!藝起感受三鶯旅行之美
image source:翻攝YT/旅讀週曆
文/姜雅馨
新北市立美術館園區經過精彩又熱鬧的2023年台灣設計展後,仍然沒有停下藝術腳步,自11月初陸續推出新美館館校計畫「三角關係」及2023移地行動「游人如織」,想知道藝術家想要傳達給我們哪些創作靈感,又或者想知道眺望三峽美景私房地點嗎?現在趕快跟著《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特派員沛穎用遊人的眼腈一起來感受吧!
新美館與學校化身「館校學習共同體」!黴菌也能成為創作靈感來源
新美館作為帶動新北藝術能量火車頭,在2019年至2021年策劃41組館校合作計畫,讓學生跟美術老師、藝術家共同學習、創作,三者透過藝術建立而成「三角關係」,也讓學習不再虛幻,而是更加貼近真實生活,新美館和學校形成獨特的「館校學習共同體」,透過共同目標「教育」合作,發揮彼此專業,帶領學生獲得滿滿藝術能量。
「三角關係」成果展則包含自我、科技及生態三大面向,特派員沛穎實際在新美館園區玻璃「用想像力寫生」,想像未來美術館會有什麼風景,她也透露印象最深刻的是使用「黴菌」創作,「我沒有想到這麼潮濕、這麼困擾的問題,竟然可以變成這麼有趣的作品,所以其實創造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新美館館校計畫「三角關係」
image source:翻攝YT/旅讀週曆
▲新美館館校計畫「三角關係」
image source:翻攝YT/旅讀週曆
從遊人如織變成游人如織!透過展覽用藝術家眼光看世界
走到新美館2023年移地行動「游人如織」,透過「遊人如織」成語延伸,遊人就像密密麻麻織布的線,不過當「遊」變成「游」,增添流動概念就變成「游人如織」,11組藝術家運用約翰厄里(John Urry)「新移動範式」思考,探索全球化下,世界在流動狀態與不同人事物相互關聯性和複雜性,藝術家經常在世界各處遊走,不斷收集題材、人物,甚至與環境互動,碰撞出火花。
藝術家設計綁上繩子彈奏樂器、把書本縫合等想法,令沛穎感到非常驚訝,同時也帶給自己很多啟發,「雖然我是在各個不同的展間移動,可是我真的好像來到世界各地一樣,透過他們的眼光去看世界」。
▲2023移地行動「游人如織」
image source:翻攝YT/旅讀週曆
▲2023移地行動「游人如織」
image source:翻攝YT/旅讀週曆
以藝術作為結節力!從山河山構成植物臉譜深入理解自然環境
接著沛穎來到「ART Camping:出發」展覽,日本建築學者延藤安弘提出「以藝術作為結節力」理念,認為「會所」是藝術節點培育空間,由於新美館在三鶯地區扮演「會所」角色, 不只成為社區陪伴,也進一步與在地緊密結合,創造共生、共學、共創的夥伴關係,邀請大家和藝術一起在大地探險。
在展館中不時能聽到大自然蟲鳴鳥叫,其中的「山河山」分別代表三峽鳶山、大漢溪及鶯歌石,藝術家實地採集三鶯地區當地植物做成標本後拼貼成臉譜,講述自然與人緊密連結,鼓勵大家深入在地自然環境。
▲「ART Camping:出發」展覽
image source:翻攝YT/旅讀週曆
▲「ART Camping:出發」展覽
image source:翻攝YT/旅讀週曆
攀登鳶山5分鐘就能眺望三峽美景!和乃川國產豆製所當地食材吃出新滋味
最後沛穎前往鳶山登山步道並攀爬至鳶山岩,雖然鳶山登山步道被列入小百岳登山路線,不過從登山口攀登全程只需要5分鐘左右時間,在鳶山岩可以完整俯瞰新美館、三峽地區,視野一覽無遺,成為許多人打卡拍網美照聖地。山腳處的「禾乃川國產豆製所」標榜健康取向、使用台灣在地小農非基改大豆製作,店裡招牌「碧螺春豆腐冰」採用三峽碧螺春製作豆腐奶酪,沛穎透露吃起來有濃濃的茶香和豆香,整體不會很甜,適合喜歡健康養生的人享用。
沛穎在尾聲分享今日一整天下來的心得,「我覺得今天很不像那種以往典型看展覽的感覺,反而很像那種很有溫度的藝術探險之旅一樣,你也真的可以發現說藝術它真的沒有這麼的難懂,它可以跟教育、生活甚至是大自然,我們到了鳶山上面,它可以有一個很好的結合,這樣一整天下來也能夠讓你覺得好像充飽了電,然後也感受到美術館帶來的一種藝術的生命力。」
▲從鳶山登山步道攀爬5分鐘即可抵達鳶山岩,還能往下眺望三峽美景。
image source:翻攝YT/旅讀週曆
▲禾乃川國產豆製所招牌「碧螺春豆腐冰」
image source:翻攝YT/旅讀週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