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到「咪咪」還是「咕嚕」?超神奇短影片爆紅 為什麼別人聽到的和你不一樣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文/蔡瓅萱
近期一則短片在網路上爆紅,片中一名飼主呼喚著的貓咪的名字,看起來是一個稀鬆平常的日常影片,不過卻意外引發話題,原因是在這段短短幾秒的影片當中,大家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有一部分人聽見影片中的人對著貓咪叫「咪咪」,但另一部分人聽到的卻是「咕嚕」。
是「咪咪」還是「咕嚕」?神奇影片引發話題
你聽到的是「咪咪」還是「咕嚕」呢?近期一個主人呼喚貓咪的影片在網路上引發討論,有些人在影片中聽到了「咪咪」,有些人聽到「咕嚕」,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讓許多人都覺得非常神奇;也有人一開始聽到「咪咪」,之後再看一次影片卻突然聽見了「咕嚕」,神秘的現象讓這個影片迅速竄紅,在網路上引發討論,大家都十分好奇背後的原因。
這個影片讓不少人回想起2015年在網路上爆紅的「藍黑白金裙」,在一張洋裝照片中,有一部分人看到「白色和金色」的配色,另一部分人卻認為洋裝是「黑色和藍色」。之後有神經科學家指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人類所看到的顏色會受到大腦的「色適應」(chromatic adaptation)影響。這次爆紅的「咪咪」與「咕嚕」短片,也是受到大腦的影響。
「咪咪&咕嚕」引發話題 其實和「音頻」敏感度有關!
在短片影引發討論後,YouTube海森堡發布了一則影片講解背後的原理。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是因為每個人對於「音頻」的敏感度不同,對高音頻較敏感的人會聽見「咕嚕」,對低音頻較為敏感的人則會聽見「咪咪」。影片中也提到另一個類似的聲音測試「Yanny與Laurel」,同樣是因為大家對於音頻敏感度的差異,而聽見不同的聲音。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咪咪&咕嚕」近一週的網路聲量為1,872筆,從趨勢圖中可以看見相關討論在11月23日開始出現,並且漸漸形成話題,於11月25日來到高峰(845筆),短短幾日就引發許多網路討論,「不管聽幾次還是咪咪」、「咕嚕派+1」、「把喇叭靠在耳朵旁邊從咪咪變成咕嚕了,真恐怖」、「太有趣了」。
▲「咪咪&咕嚕」近一週聲量趨勢變化。
image source: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近日許多人都在討論影片中的呼喚聲究竟是「咪咪」還是「咕嚕」,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研究如何才能兩種音頻都聽見。有人表示戴上耳機後就能聽見不一樣的聲音;也有人發現,對於影片中呼喚聲的辨別會受到周圍環境音的影響,在搭配其他音樂一起聽的情況下,就有可能聽見和原本不一樣的音頻。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3年11月20日至2023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咪咪&咕嚕』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