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14年後重見天日!林舜龍從修復〈坯〉談心路歷程:藝術只是一種形式,人性更美
image source:《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文/李羿嫺
14年前設置於三鶯之心的公共藝術作品〈坯〉,重新修復完成後,再次於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亮相,偌大的空間甚至足以容納數十名遊客在內部欣賞音樂會,聆聽〈坯〉中縈繞悠揚樂聲,藝術與自然的結合令人心曠神怡。
〈坯〉由臺灣知名藝術家林舜龍創作,長年在公共藝術、地景藝術耕耘的他,描述這件作品其實是代表生命的起源,如同回到剛出生的時候,大型手拉胚拔地而起,日光從坯頂灑落,沿著內部螺旋步道一路登頂,還可以遠眺三鶯地區美好風光。
(☞藝想城市天際線完整專題請點此:https://dailyview.tw/cityhorizon)
〈坯〉塵封14年後重見天日!林舜龍驚覺公共藝術未被世人遺忘
當年台北縣(現新北市)原訂在三峽、鶯歌地區興建一座融合藝術的運動公園,林舜龍眼見大漢溪跟鶯歌溪一帶的河川地,便想像如果有一個制高點就可以飽覽當地美景,結合鶯歌獨有的陶藝文化,起心動念製作出〈坯〉這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
沒想到〈坯〉後來整整被封存14年,直到今(2023)年擁有逾10公頃戶外場域及河岸生態的新美館園區即將開放,園方特別邀請眾多藝術家前來修復公共藝術作品,也讓藝術家林舜龍、吳建福、鞏文宜、施宣宇等人都義不容辭鼎力相助。
「我發現裡面有很多石頭,原來大家沒辦法進去,就開始從外面撿石頭,從窗子丟進來。聽說丟進來以後可以聽到回音,所以〈坯〉就變成許願塔,丟進來回音就可以許願。」在修復過程中,林舜龍才驚覺〈坯〉這件公共藝術作品事實上並沒有被世人遺忘,反而發展出有趣的互動,〈坯〉順利完成修復後,在開園活動時也順勢舉辦一場音樂會,不僅造成轟動而且還極具話題,讓林舜龍得知消息後感動表示,14年後可以讓〈坯〉被大家看見,或許也是一種美好的緣分與時機。
▲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公共藝術作品〈坯〉光線可灑進內部。
image source:《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公共藝術作品〈坯〉可走到坯頂俯瞰三鶯地區風景。
image source:《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坯〉宛若渾然天成!林舜龍:藝術只是一種形式,但人性更美
雖然〈坯〉歷經14年才得以重見天日,但林舜龍坦言時過境遷心境確實有所轉變,「我們經歷以前大家一起集結的創意,因為時代機遇,沒有碰到這個機遇,但現在可以再呈現在大家面前真的非常感動。藝術最可貴的地方是它是多元的,我們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樣,所以每個藝術都長得不一樣,就是所謂的獨創性。」
〈坯〉佇立在新美館戶外園區一片綠地中,15公尺的高聳外觀也常常讓人無法區分是雕塑還是建築,粗糙質樸的紋理彷彿是由自然生態刻畫出的風景,「我覺得風景有兩種,一種是自然上帝造出來的風景,另外一種是人造出來的城市風貌。」林舜龍說建築也是一種藝術,而藝術、美感其實都潛藏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不論是心境改變或城市地貌變遷,林舜龍認為其中不變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藝術只是一種形式,但人性更美。」美術館是民眾走進藝術的一種管道,但只要懂得欣賞,四季花開、陽光變化都會是一種藝術。
▲林舜龍製作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公共藝術作品〈坯〉。
image source:《DailyView網路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