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疾管署提供
文/陳彥羽
疾管署今(6)日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本土霍亂確定病例,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從6月28日出現腹瀉、腹痛症狀,隔日因超過15次水漾腹瀉及上腹絞痛就醫,確認感染產毒性霍亂弧菌。對此,疾管署提到,該名個案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三餐多為外食便當,發病前一天曾食用生魚片及生蠔,相關單位已啟動防治調查。
光今年24國出現霍亂病例 WHO警示:傳播風險非常高
根據疾管署統計,2019至2022年累積本土病例數分別為0、1、0、2例,年齡分布20多歲至80多歲,均檢出霍亂弧菌血清型O1-Ogawa。近期國際霍亂疫情嚴峻,今年迄今累計24國報告霍亂病例,其中非洲東部及南部爆發近年來最大疫情,西亞敘利亞、中美洲海地及多明尼加皆有大規模霍亂疫情。因醫療資源及口服疫苗短缺,WHO表示全球霍亂傳播風險為非常高。
霍亂弧菌可能存於汙水 疾管署: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蠔、未熟貝類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霍亂弧菌可久存於汙水中,一旦生食受汙染水域捕獲的海鮮,特別是甲殼類或貝類,就有可能遭受感染,因此應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蠔或未熟貝類等。食物應充分煮熟,烹調及製備過程亦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應飲用煮沸後的水;非立即食用的食物應加蓋後置入冰箱保存;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或更換尿片後,正確使用肥皂及清水洗手,以降低感染風險。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
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urlink.io/j72VVVk8
想要租屋買房嗎?快來【房產溫度計】
給你完整的房市知識:https://house.dailyview.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