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對決!五十位國際大導終極排名

頂尖對決!五十位國際大導終極排名
No. 50~No. 41

No. 50~No. 41

這次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統計了國際知名導演的網路聲量,排出了目前網友討論最熱門的50名國際導演。因為華人導演的網路社群討論數據會普遍偏高,所以先不納入此次排名,如果想知道華人導演的聲量的話,請參考網友最愛的十大華人導演排名。


首先50~41名以歐陸導演居多,有「羅馬不設防」的羅賽里尼,「切膚慾謀」的阿莫多瓦,和「三色」的奇士勞士奇等人。值得一提的是波蘭斯基和庫斯杜利卡最負盛名的作品聲量都是導演本人的三倍以上,之後也會看到許多這樣的情形,可以推測大部分人還是只認作品不認作者的。

此區聲量介於50到100之間。

瞞天過海變蠅人

瞞天過海變蠅人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剛好第50的史蒂芬索德柏,在2011年衛報的全球最佳40名導演排名中高居第4。看來這位「瞞天過海」的幕後推手在台灣還真沒什麼人氣。索德柏和帥氣大叔喬治克隆尼合作拍了許多主流和非主流的電影,能自由遨遊於商業和藝術之間也是衛報給予索德柏高評價的主因。


而第45名的大衛柯能堡則是被衛報排在世界第9,柯能堡以象徵性的手法處理現代社會中的人性扭曲聞名。糾結而面目全非的肉體活脫就是灰暗陰沉的現代變形記。

Image source: thedissolve

No. 40~No. 31

許多最頂級的導演在網路聲量中都落在40~31這個區間(不過其實排名中每個導演都是最頂級的啊!!)有「永生樹」導演,擅長散文式電影語法的泰倫斯馬力克(衛報排名第5)、「險路勿近」的柯恩兄弟(衛報第3)、還有因為已經過世而沒有被排到名的電影之父D.W.Griffith、深深影響法國導演的小津安二郎、柏格曼,和現代世界上每個電影導演的偶像: 歐森威爾斯和史丹利庫柏力克。


image source: gkmm

No. 40~No. 31

No. 32 歐森威爾斯

歐森威爾斯和庫柏力克的聲量非常接近,而兩者也都先後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非常傑出的天才。歐森威爾斯少年時就在莎翁劇場中展露頭角,20歲出頭成為著名的廣播節目主持人,25歲(1941年)就拍出了震古鑠今的最高傑作:「大國民」(至今仍是知名影評網站Rotten Tomatoes評價最高的電影)。雖然處處受片廠制肘的威爾斯晚年生涯並不順遂,最後甚至遁走歐陸,不願再留在美國拍電影,但是他的藝術視野、他的影像語法、他的創作技巧依舊隨著他的作品傳承到了當今世上許許多多的導演心中,在數不清的電影中默默的閃耀著光芒。

image source: sensesofcinema

No. 32 歐森威爾斯
No. 35 史丹利庫柏力克

No. 35 史丹利庫柏力克

庫柏力克幾部最傑出的作品聲量相加(217)大致上也等於他本人的聲量(196),這也顯示了這位電影史上最重要導演作品在台灣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靠著自籌的經費自製紀錄片獲得片商的資助,庫柏力克的入行或許沒有威爾斯來得如此傳奇,但他的極度固執和生意頭腦卻使得庫柏力克的作品完成度普遍比威爾斯高上許多。所以我們今天才有幸能看到一部部完整(或至少幾乎完整)呈現這位偉大藝術家視野的作品: 羅莉塔、奇愛博士、發條橘子、2001太空漫遊、巴里林登、金甲兵團、閃靈、和大開眼戒。

庫柏力克發福前年輕的時候長得還滿像卡夫卡的。

image source: cinematheia

No. 30~No. 21

No. 30~No. 21

30到21名區間的導演大多擁有名氣極高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包含「魔戒」(4077)的彼得傑克森(258),「特攻聯盟」、「金牌特務」(3675)的馬修范恩(268),「教父」的柯波拉(3294),「阿凡達」、「鐵達尼號」(7770)的柯麥隆(416)和「星際大戰」(31465)系列的喬治盧卡斯。這些導演的作品幾乎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文化標記,聲量比本人要高上很多,星際大戰的聲量更是突破天際的31,465。光是在五月時星際大戰7釋出第2支Teaser時的網路討論聲量就超過2000,遠遠把其他電影作品甩在腦後。

image source: storify


No. 28 大衛林區

No. 28 大衛林區

「穆荷蘭大道」的導演大衛林區討論度只排在區區28名,然而2011年的衛報評論家們卻把林區尊為當今地表最佳導演。由於林區的作品充滿高度象徵性的情節、畫面、對白,和晦澀難解的敘事,所以通常不為一般大眾所認識。林區的電影總是帶領觀眾探索角色(和我們自己)最幽暗的潛意識。幸福和悲慘只是一體的兩面,任何美夢總是能一瞬間轉變成夢靨,或許這才是世界的真相吧。


(圖為大衛林區和穆荷蘭大道的主角,勞拉荷琳和娜歐蜜懷茲,兩人在片中有非常大膽的性愛鏡頭。)

image source: wordpress

No. 20~ No. 10

10到21名間有環太平洋的拉丁版彼得傑克森: 吉勒摩戴托羅(437)、黑澤明(519)、「年少時代」的李察林克萊特(587)、瑪丹娜的前夫蓋瑞奇(692)和話很多的昆汀塔倫提諾(763)

除此之外還有文青最愛的費里尼(603)跟文青最討厭的麥可貝(783),有趣的是麥可貝的聲量在8/13時有一個高峰,原因是天津爆炸事件後許多國外網友紛紛在相關照片或影片下面留言:「由麥可貝執導」。


Image source: hypable

No. 20~ No. 10
No. 9 卓別林

No. 9 卓別林

很多人只知道卓別林是個有名的喜劇演員,殊不知他同時也是電影藝術中偉大的先行者和經營人。卓別林將藝術性帶至喜劇表演之中,在20世紀前半年奠定了喜劇電影的根基,並且創立自己的公司,自編自導自演自己發行電影,以免受到出資者的控制。因此卓別林得以在電影中完整呈現他的人道關懷和政治思想。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1940年的「大獨裁者」中希特勒把玩地球的畫面,隔年美國便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然不能說這兩者有直接關連,但卓別林多少成功反映了一個社會趨勢)。

可惜卓別林在戰後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迫使他表示再也不踏入美國國土。從1952年到1977年逝世為止,卓別林只為了領取奧斯卡榮譽獎短暫的回到美國一次。

image source: wordpress

No. 8 雷利史考特

擅長拍攝大場面的雷利史考特最近的電影「絕地救援」口碑極佳,連帶的也使得雷利爺的聲量水漲船高。


popsci

image source: popsci

No. 7 盧貝松

「露西」導演盧貝松來台後的效應尚未減退,加上最近在中國執導由趙又廷主演的勇士之門,聲量殺入第7。


worldjournal

image source: worldjournal

No. 6 伍迪艾倫

每年都有新作問世的伍迪艾倫已經成為都會愛情輕喜劇的代名詞,人氣也是歷久不衰。


jcdhien

image source: jcdhien

No. 4 克里斯多夫諾蘭

諾蘭算是執導風格較為大眾所熟知的導演,劇情多以抽象時空轉換和多線敘事為主。近年諾蘭也在構圖和情感上力求突破,希望能兼顧商業和藝術性,擠入影史頂尖導演的殿堂。

另外雖然同是英國人但是衛報也沒有藏私,諾蘭並沒有在40名最佳導演的名單內。


businessinsider

image source: businessinsider

No. 2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和「地心引力」的導演阿方索庫阿朗(第25名)和攝影師艾曼紐盧貝斯基都出身墨西哥,而這兩年的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攝影也都通通頒給了這三人。

伊納利圖和李奧納多合作的作品「神鬼獵人」即將在今年聖誕節上映,網友也很期待李奧納多這次的表現究竟能不能終於幫他搶下一座奧斯卡呢? 

complex

image source: complex

No. 1 馬丁史柯西斯

No. 1 馬丁史柯西斯

網路聲量排名高居第一的便是日前在台灣拍攝電影「沉默」的馬丁史柯西斯,而衛報也是將馬丁排在第二的位置,盛讚他的電影風格已成了一整個世代電影導演的模板。

70年代末史柯西斯拍了「計程車司機」、「蠻牛」,一手捧紅勞勃狄尼洛。2000年後,他多次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合作,成功將李奧納多從奶油小生鍛鍊成實力派男星,兩人多次共同衝擊奧斯卡,包括去年的「華爾街之狼」。

史柯西斯對電影還不僅止於藝術風格上的貢獻,他同時也非常致力於膠捲電影的數位化與保存,也開啟了一系列的膠卷修復計畫,拯救的作品價值難以估算。

image source: cna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