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想住哪?全台十大熱門養生村揭曉
退休生活不該只是靜養,還能活得自在又多采多姿。「養生村」成為銀髮族的熱門選擇,除了享受醫療照護,也能參與課程、建立新的人際圈,打造專屬的第二人生。

銀髮族的第二個家
台灣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等於每五人之中,有一位超過65歲!退休後要住哪裡成為熱門話題。除了傳統安養院,近年「養生村」(此處統稱,涵蓋樂齡住宅、銀髮公寓等不同型態)逐漸受到矚目,不只是提供住宿,更強調健康照護、社交活動與生活品質。
有名人選擇入住養生村度過晚年,也有人為了入住而賣掉原本的房子,顯示這股趨勢正在快速被社會接受。從環境優美、綠地環繞的度假型園區,到交通便利、位於市中心的都會銀髮宅,不同風格滿足不同需求。《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盤點十大養生村討論度,一起來看看吧!
NO.10 新光新板傑仕堡

位於新北板橋的「新光新板傑仕堡」主打「都會便利+安全住宅」,是市中心少見的樂齡宅。交通便利,鄰近板橋車站與捷運新埔站,生活機能一應俱全,適合希望留在都會、但又需要銀髮專屬設計的族群。雖然少了自然園區的氛圍,但以飯店式管理結合住宅空間,讓長輩能在熟悉的城市中享有穩定生活。
房型分為一房一廳與兩房一廳,租期彈性,最短可月租,一房月租約6萬8千元起,兩房則約8萬元以上,費用包含部分餐食與服務。網友普遍認為「年長者長期租房,包含飯店式住宿、餐飲、健身中心,更有健檢設施」,也有人稱讚「房間明亮、乾淨,許多為長者貼心的設計」。不過也有人提醒「價錢超高設施卻不多,而且很多要另外付費,只算是豪宅租房」,點出了都會型銀髮宅的現實特色。
NO.9 合勤健康共生宅

想找養生村卻又擔心生活被孤立?「合勤健康共生宅」正是因應這股需求而誕生的全台首座共生宅。它將「旅店的舒適」與「銀髮住宅的安全」融合在一起,房型規劃從套房到一房一廳都有,甚至推出「打工換宿」方案,讓長輩能透過參與社區服務折抵食宿,創造出獨特的樂齡生活樣貌。
園區亮點不只在硬體,還有康茵行旅、農夫市集、咖啡館與手作坊等複合場域,讓長輩能持續學習、交流,甚至反客為師分享專長。網友形容「不像冷冰冰的機構,更像有溫度的家」,也有人直言「這裡早就不只是住處,而是能讓長輩持續發光發熱的舞台」,難怪討論聲量始終居高不下,對於不想孤單養老的人來說,這裡更像是一個能互動、能交流的生活舞台。
NO.8 樂陶居銀髮健康住宅

樂陶居由日勝生集團規劃,以「健康、安全、便利」為核心訴求,被視為都市型銀髮宅代表之一,目前在新北市設有三芝館與中和館,皆屬出租型樂齡宅。三芝館面山靠海,環境幽靜;中和館位於青年住宅大樓內,採青銀共區模式,鄰近捷運景平站,生活機能完善。
相較於大型養生村的寬敞腹地,樂陶居雖空間有限,但強調智慧綠建築與通用設計,並提供五種房型選擇,月租金從2.7萬元至4.5萬元不等。網友留言形容「很新穎的設施,服務團隊專業又親切」,也有人說「長輩住這很放心,不用依賴子女,還能過樂活人生」,顯見其在北部地區討論度始終居高不下。
NO.7 SAMPO橘青春樂齡宅
聲寶集團跨足銀髮住宅市場,推出「橘青春」品牌,目前以新北土城館與台南安平館兩處為起點。土城館於2023年動土,預計2026年底啟用,規劃116戶「只租不賣」的銀髮宅,每戶約15坪,初估租金最高6萬元。未來安平館也預計2029年底完工,被視為企業轉型進軍樂齡市場的重要布局。入住條件鎖定6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55歲以上可申請),須能自理生活,並經專業評估通過。
和傳統養生村不同,橘青春主打「不綁產權」的租賃模式,並規劃智慧運動設施、社交活動與健康管理服務。目前官方收費方案尚未公布,許多人採取觀望態度「要等說明會,看費用能不能接受」,討論度在尚未開幕前就已掀起話題。
NO.6 潤福生活新象

位於新北淡水的「潤福生活新象」是台灣最早出現的中高齡專用住宅之一,由潤泰集團在1996年打造,至今已將近30年歷史。全棟規劃17層樓、15至30坪不等房型,鄰近淡江大學,生活機能成熟。社區提供接駁巴士,5分鐘即可到捷運淡水站,另有醫療專車往返多家大型醫院,交通與就醫都相當便利。入住條件為年滿50歲、能自理生活即可,收費採700至1500萬元保證金制,退租可全額退還,每月另需支付管理費與伙食費。
雖然費用被不少人認為「不便宜」,但網友普遍強調「一分錢一分貨,是養老的首選之一」。有人分享母親在此居住長達13年,對活動安排與醫護照顧都很滿意,「在人生最後階段也獲得細心關懷,讓子女很放心」;也有網友分享「員工多服務了數十年,專業又熱誠」,讓潤福在網路討論中始終被視為高端銀髮住宅的指標。
NO.5 好好園館

位於台中沙鹿的「好好園館」主打青銀共居,常被網友形容「顛覆了對傳統老人院的想像」。園區占地3600坪,共有67戶無障礙樂齡宅,戶戶皆有陽台與良好採光,每層樓還設有公共廚房和交誼廳,被稱為「0到100歲都能宜居的家園」。與多數安養機構不同,這裡的入住條件更開放,沒有年齡或健康限制,只要能自理或有陪伴者即可入住,強調的是展開新生活的自由感。
收費分為「安心生活」月租5.98萬元起,以及「好好樂活」年租型每月約5.1萬元,皆含住宿、三餐與生活服務。網友分享「這裡根本像住飯店,很多服務都能客製化」,也有人稱讚「工作人員親切有活力,園區滿眼綠意,讓長輩安心自在」。憑藉跨世代共居與生活化設計,好好園館在網路討論中熱度不減,成為中部樂齡族群點名的理想退休據點。
NO.4 日初不老莊園

同樣由日勝生集團打造的「日初不老莊園」位於新北市三芝,與樂陶居三芝館僅數公里之遙,並有合作服務,形成北海岸重要的銀髮聚落。莊園推出出售與出租方案,成為不少退休族關注的樂齡住宅選擇。第一期共520戶已全數售罄,僅留下2戶作為服務據點;第二期規劃約130戶的海景宅,主打「戶戶看海」,預計2025年底完工。園區內設有長照2.0服務據點,可協助長輩就醫、代領藥物,並安排接駁巴士往返捷運與市區,便利性也獲得好評。
莊園設計以長者需求為核心,從浴室防滑到低門檻細節都納入考量,並有護理師、營養師與社工進駐,提供醫療與生活上的支持。網友留言熱烈,對朋友直呼「我們一人買一間當鄰居好不好」,也有人提醒「雖然規劃完善,但海邊氣候是否適合養老要考量」。更多人分享「風景優美、離沙灘近,度假或養老皆宜」,甚至有人在開賣時留言透露「10月預訂時所剩無幾,只好改訂二樓」。在雙軌制銷售模式與長照服務加持下,日初不老莊園本就具話題性,再加上與樂陶居的互補布局,更推升其在網路上的聲量。
NO.3 亞洲健康智慧園區

位於新竹關西交流道旁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2023年正式啟用後就引起廣泛討論,被稱為「全台第一座溫泉養生村」。園區以度假飯店規格打造,結合環境、溫泉、餐飲、醫學與護理五大資源,並特別規劃溫泉結合復健服務,讓長輩在休閒放鬆之餘,也能同時兼顧健康調養。設施包含10間以台灣檜木、香杉等珍貴木材打造的主題湯屋,搭配游泳池、SPA館、菜園和步道,規格直逼高級度假村。房型已全數完銷,每戶總價約1800至2000萬元,若選擇租屋則需月繳6萬元,另有600萬元信託保證金,被視為養生村中的頂規代表。
在網路聲量上同樣表現亮眼,網友大推「地點超方便,離交流道只要兩分鐘,完全顛覆養生村不是深山就是市區的印象」,也有人分享「最吸引人的不是設備,而是員工親切又專業,讓長輩多了安心和交流」。知名購物專家486先生特地拍了YouTube影片開箱,拍攝園區細節,直呼「設施豐富到拍不完」,更讓不少人覺得這裡是「辛苦奮鬥一輩子後,最值得犒賞自己的退休選項」。
NO.2 一里雲村醫養園區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的「一里雲村醫養園區」結合醫療照護與居住服務,提供安養住宿、餐飲規劃與術後調養等功能,被視為新竹地區的重要養生園區。房型從12坪到34坪不等,每戶設有景觀陽台,可遠眺山景或市景。月租費依房型不同約6萬至6.8萬元,含三餐膳食與住宿照護。園區同時規劃交誼廳、律動室、KTV與養生茶屋等公共空間,並由專業長照團隊提供24小時醫養照護,搭配無障礙設計、全天候保全管理與飯店式生活服務,讓住民在日常中兼顧安全與便利。
網友形容這裡是「新埔山上的世外桃源,不只美食、設施完善,還能欣賞藝術展覽,讓人想安排短期試住作為日後選項」。藝人陳美鳳2023年也曾試住體驗,分享「它離塵不離城,房間寬敞明亮,每戶都有陽台,不論是喝咖啡或發呆都很舒適」,並肯定園區在餐飲細節與安全設計上的用心。這些特點讓一里雲村在討論度上始終保持熱度,穩坐本次榜單第二名。
NO.1 長庚養生文化村

位於桃園龜山的「長庚養生文化村」,由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於2005年推動成立,並由長庚醫療體系經營管理,今年正好滿20週年。園區結合醫療支援與樂齡課程,佔地約17公頃,包含綠地、農園與步道等設施,讓長輩們真正享受「退休就像度假」的氛圍。依據房型和棟別不同,月租金約落在2.7萬至4萬元之間,費用包含住宿、健康照護、緊急救護與公共設施維護等,若選擇雙人入住則需額外支付。
不少網友分享實際走訪的感受,「環境很乾淨,綠樹成蔭,空氣清新,一走進去就覺得心情很好」,也有人在湖畔小憩時直呼「風吹過來很涼快,整個人都放鬆下來,真的有種『慢下來真好』的感覺」。而已故作家齊邦媛也在80多歲時選擇搬入這裡,她為住處取名「最後的書房」,在獨立空間裡完成了自傳《巨流河》,展現「才80歲,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的決心。憑藉龐大的醫療後盾與舒適環境,長庚養生文化村在討論聲量上高居第一,成為網友口中最具代表性的養生村。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大數據(股)公司旗下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3年09月22日至2025年09月21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