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縣市長聲量TOP 10出爐!「他」好評影響力最高

風災、罷免...首長們忙什麼?2025新增「好評影響力」指標,揭曉誰是7月聲量與好感度雙贏的話題王?

by 陳宣懿
7月縣市長聲量TOP 10出爐!「他」好評影響力最高
image source: 翻攝FB/陳其邁、盧秀燕、黃偉哲

風災、罷免的試煉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盤點7月縣市首長十大聲量排行榜,並新增一項指標「好評影響力」,也就是綜合網路聲量與好感度數據,透過加權計算,生成0至5分之間的分數,分數越高代表「好評影響力」越高。

7月許多上榜首長與大罷免或風災有關,對此,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鈕則勳認為,盧秀燕為保台中盧系三子,反罷免火力直攻總統賴清德,形塑分庭抗禮之勢,話題性高拉抬聲量,加上藍軍期待有人登高一呼,她的做法滿足藍營支持者期待,因此聲量最高。

10

No.10 黃敏惠|好評影響力2.67

No.10 黃敏惠|好評影響力2.67

颱風丹娜絲是1958年有完整紀錄以來,第一個登陸嘉義縣的颱風,對嘉義市造成嚴重災情,嘉義市長黃敏惠7月首次進榜,聲量高峰便是與丹娜絲有關;勘災行程中,黃敏惠踩到水溝蓋,整個人往後仰「重摔在地」,引起不少網友擔心,「勇媽保重,辛苦了」、「沒撞到頭吧?看安全帽都掉了,市長加油」。

高雄市長陳其邁率隊支援嘉義,黃敏惠激動與他相擁的畫面成為網友討論焦點,不少網友稱讚,「同島一命,救災不分藍綠」;但也有人認為,「看出來了,下一任要出來選總統的是陳其邁,在鋪路了」。

9

No.9 張麗善|好評影響力2.54

No.9 張麗善|好評影響力2.54
image source: 翻攝FB/張麗善

雲林縣長張麗善因應丹娜絲颱風造成嚴重農損,積極投入救災協調工作,成為輿論關注焦點,聲量隨之飆高。雲林縣幅員廣大、為台灣重要糧倉,農業產值名列前茅,災後中央與地方的協調也牽動各界目光。總統賴清德親赴雲林勘災,強調「不分藍綠」攜手救助,但張麗善公開質疑中央救助標準,呼籲中央儘快比照台南市、嘉義縣將雲林縣列為「全品項、免現勘」,協助農民盡快復耕,減少損失,做到真正的不分藍綠。正面聲量多聚焦於張麗善積極為農民爭取權益,是負責任的地方首長;反面聲音則批評張麗善全程臭臉、言詞針對,質疑她藉機操作藍綠對立。

8

No.8 謝國樑|好評影響力2.49

基隆市長謝國樑聲量高點與罷免有關,前罷免謝國樑團體的發言人李晏蓉轉任民進黨立委助理,引發「公民運動是否變質」的爭議,網友正反激辯,有人質疑政治操作、失去初衷,也有人認為參與政治本屬正常流動。謝國樑也透過幕僚回應,他表示,尊重每個人對於工作的選擇,祝福她。

不少人在大罷免投票前將謝國樑罷免案拿出來討論,鈕則勳分析,7月政治主議題聚焦於風災與罷免,謝國樑與風災關聯不大,罷免的部分雖然有罷免未過關的經驗,讓不少人討論希望從中獲取一些成功經驗,謝國樑也為遭到罷免的基隆立委林沛祥站台輔選,但攻擊火力沒有特別強,導致他的好評影響力最低。

7

No.7 徐榛蔚|好評影響力2.52

花蓮縣長徐榛蔚聲量高點在圍繞她與丈夫、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的爭議有關,正面聲音多來自支持者強調徐榛蔚在地方建設、災後重建的努力,認為罷免行動帶有政治操作色彩,甚至有網友表示,「花蓮需要穩定發展,不能被外力干擾」:反對聲浪則聚焦於地震賑災善款分配不透明、政策執行效率不彰,以及質疑縣府資源被用於政治動員,有網友批評,「用納稅錢救罷免」、「地方派系壟斷」等,並認為罷免是民意對長期積弊的反撲。這種正反交鋒,使得事件不僅止於地方政治,更成為全台輿論關注的焦點,推升聲量至高峰。

6

No.6 張善政|好評影響力2.69

桃園市長張善政的聲量高點也與丹娜絲颱風有關,面對強颱來襲,桃園市政府採取分區停班停課的決策,引發社會高度討論。正面聲音認為,張善政依據氣象局數據,針對沿海高風險地區停班課,展現科學理性與負責任態度,獲得部分網友支持。然而,負面意見則聚焦於「一市兩制」造成市民困擾,許多上班族與家長批評政策混亂,認為分區標準不明、溝通不足,導致民怨沸騰。這波聲量高峰來自於正反意見交鋒激烈,反映出民眾對於災害應變政策的高度敏感。

5

No.5 陳其邁|好評影響力2.67

No.5 陳其邁|好評影響力2.67
image source: 翻攝FB/陳其邁

高雄市長陳其邁聲量高點出現在7月8日,他率領高雄市救災團隊馳援受颱風重創的嘉義,並與嘉義市長黃敏惠在災區擁抱,展現跨黨派合作與人道精神。有支持網友表示,「把政治擺一邊,天然災害大家共同扶助,是我們生長在這塊土地上所有的台灣人之美德」、「做了政治人物最好風範」。也有部分聲音質疑他是否顧此失彼,認為高雄自身亦有災情,應優先照顧本地市民。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等人提出「幫別人,自己市民卻憂滅村」的批評,引發正反討論。整體來看,正面聲量以感謝與肯定為主,負面則聚焦於資源分配與地方責任,反映出網路輿論對於政治人物救災行動的高度關注與多元期待。

4

No.4 侯友宜|好評影響力2.68

新北市長侯友宜7月聲量高點主要與颱風假、大罷免行動有關。丹娜絲颱風襲台,7月7日因北北基桃未宣布颱風假,侯友宜與其他首長臉書遭網友灌爆,正面意見認為市府依據氣象專業、堅持標準,展現穩健領導;但更多網友批評決策不近民情,甚至出現「大罷免大成功」等激烈反彈,質疑首長無視民眾通勤安全。

此外,多位國民黨立委7月13日舉辦反惡罷說明會,侯友宜出席並呼籲大家踴躍出來投票,「不出來投票就是支持罷免,不投票就不是朋友、不是『厚友誼』了」,也引發諸多聲浪。

3

No.3 黃偉哲|好評影響力2.58

No.3 黃偉哲|好評影響力2.58
image source: 翻攝FB/黃偉哲

台南市長黃偉哲7月聲量特別突出,一改過去始終無緣前三的情況,本月首次躍升至聲量第三名。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分析,颱風重創台南,賴清德現場勘災與災民互動獲得網友高度關注,一旁陪同的台南市長黃偉哲聲量連帶被提升,所以這次聲量才擠進前三名。

7月台南遭逢颱風丹娜絲重創,造成大規模淹水、停電,網友討論熱烈,負面聲量集中在市府救災反應過慢、部分地區長時間無電無水。另一方面,也有網友認為天災無法完全歸咎於市府,肯定基層人員與志工努力,並呼籲外界給予更多體諒。正反意見激烈交鋒下,黃偉哲一度因災後應對而陷入輿論漩渦。

2

No.2 蔣萬安|好評影響力2.88

7月全台「大罷免」議題發酵,尤其台北市多達5位立委深陷罷免風波,成為輿論焦點。身為台北市大家長的市長蔣萬安第一時間親自輔選、站台,展現黨內團結與領導力,加上在罷免議題中的高曝光度與發言態度,也引起不少網友關注與討論,成為近期政壇聲量飆升的重要指標人物。

劉嘉薇分析,蔣萬安替立委站台,甚至陪同5位立委投票,獲得不少好評,黨內地位有抬升,成為重要意見領袖,因此蔣萬安不僅總聲量高,正面聲量也高,所以整體好評影響力高。

1

No.1 盧秀燕|好評影響力2.83

台中市長盧秀燕7月聲量高峰與大罷免和普發現金假訊息有關,國民黨發起反惡罷免造勢活動,盧秀燕作為領軍人物,現場湧入大量支持者,正面聲量來自藍營群眾對她守護中台灣、團結藍營的肯定,認為她展現領袖氣度,帶動士氣;但同時,網路上也有不少質疑聲浪,批評她過度投入政治動員,忽略市政。此外,針對台中市府「普發四萬」假訊息瘋傳,盧秀燕多次澄清,強調並無此事。

劉嘉薇指出,盧秀燕因積極為遭罷免立委站台,加上大罷免後被關注是否競爭國民黨主席,引發各界討論,因此聲量第一。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好評影響力:綜合「網路聲量」與「好感度」數據,透過加權標準化計算,生成0~5分之間的分數。此分數同時反映兩者的複合影響力,分數越高代表好評影響力越高。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網路溫度計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