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吃霸主TOP 10出爐!滷肉飯、珍奶竟跌出前三?

雞排、水餃、蚵仔煎、珍珠奶茶,你的最愛是哪一項?在地美食承載著老字號攤販的堅持、或新的創意,甚至是代代傳承的家族記憶,蛻變為世界級美味象徵。

by 施佩儀
台灣小吃霸主TOP 10出爐!滷肉飯、珍奶竟跌出前三?
image source: 翻攝FB/春水堂 Chun Shui Tang、新東陽 Hsin Tung Yang、鹹酥李

提到台灣小吃,你腦海中浮現的是哪一道美食呢?滷肉飯的濃郁醬香撲鼻而來,炸得金黃酥脆的雞排讓人忍不住咬上一口,而珍珠奶茶的Q彈口感更是在全球飲品界掀起熱潮!

夜市經典如蚵仔煎與大腸包小腸,每一口都是滿滿的在地風味;鴨血與臭豆腐則以獨特氣味挑戰味蕾,讓人又愛又欲罷不能。這些台灣小吃不僅深植在地飲食文化,更成為外國旅客來台必嚐的美食,成功征服全球饕客的胃。

台灣小吃是街頭與夜市最具代表性的國民美食,以平價、便捷、美味著稱。許多小吃融合了閩南、客家、原住民族等傳統風味,也受到外來飲食影響,在時代變遷中持續創新,展現台灣獨特的飲食文化。《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調查出網友討論度最高的十大台灣小吃,這些經典美食不僅滿足味蕾,更承載濃厚的文化記憶,讓人一嚐難忘。

1

No.1 水餃

No.1 水餃

水餃,這個經典的台灣小吃,外皮薄而彈性十足,內餡飽滿多汁。煮熟後搭配一點醋和蒜末的佐料,也有人鍾愛醬油、醬油膏,一口咬下,湯汁立刻在嘴裡爆開,麵皮與肉餡的鮮美融合,散發濃濃的香氣,瞬間滿足了味蕾。

PTT網友不時就會發問「市區有推薦好吃的水餃嗎」、「台北哪間水餃店很好吃的」、「誰是冷凍水餃霸主」,各大社群更常有人分享嚐鮮心得。水餃憑著濃郁的湯汁與多樣的餡料,成為了街頭巷尾的招牌國民小吃,無論各地都能看見它的身影。不僅有傳統的豬肉、高麗菜餡,也有牛肉、蝦仁、剝皮辣椒等,適合各種口味需求。家家戶戶的冰箱中,一定也有幾包喜愛的冷凍水餃,方便美味,簡單下鍋就能獲得完美的一餐。

2

No.2 雞排、鹹酥雞

No.2 雞排、鹹酥雞

誰能不愛金黃酥脆的炸物!說到台灣小吃,絕對不能忘記雞排與鹹酥雞,不只台灣人喜歡,更是全球食客都愛不釋手的美味!在油鍋中炸至外酥內嫩的雞排,輕輕撕咬一口,脆口的炸皮與厚實的肉塊散發著香氣,帶有一層微微的香料味,肉質多汁鮮嫩、外皮又分成好幾款,你是「兒時傳統派」、「改良脆皮派」還是「特殊刷醬派」呢?

鹹酥雞則是將雞肉、魷魚、甜不辣、米血、蘿蔔糕等多樣菜色,炸到金黃酥脆後,撒上九層塔和蒜末,香氣四溢,令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知名店家如派克雞排、艋舺雞排、士林豪大大雞排、台灣鹹酥雞、鹹酥李都是必訪的名店,還有被許多網友稱讚的「熊厚呷鹹酥雞」,不僅在國道服務區爆紅、成為Threads友們熱議的必吃隱藏版美食,今年甚至大膽「突破國道」登陸市區,3/20盛大開幕進駐南港LaLaport,趕快去嚐嚐超級好吃的熊棒棒腿吧!

3

No.3 牛肉麵

No.3 牛肉麵

牛肉麵是台灣的國民美食之一,湯頭濃郁、牛肉軟嫩、麵條彈牙,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燉,鮮味十足的暖湯下肚,都是一碗最完美的享受。紅燒牛肉麵湯頭注重濃厚口味,以豆瓣醬、醬油為基底熬製而成,湯汁濃郁帶點爽辣;清燉牛肉麵則湯清味鮮,湯底的鮮甜與肉質的香氣相得益彰。

提到好吃的牛肉麵,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偏好與派別。不只是口味的選擇,更是一種深植人心的國民美食記憶。有網友提到西門町富宏牛肉麵與建宏牛肉麵,「原味湯頭富宏勝(可以吃出牛肉味)、麵條與牛肉是建宏勝」;另外,台北捷運也曾整理出牛肉麵地圖,精選了台灣米其林指南、台北國際牛肉麵節、500碗推薦等名店,提供老饕們參考。

4

No.4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是台灣獨創的飲品,將滑順的奶茶與Q彈的珍珠結合,大口吸入嘴裡,濃郁的奶香和甜美的茶味交織,珍珠的Q感更為飲品增添層次,帶來無窮的幸福感,可說是人見人愛的台灣之光!

若要品嚐經典的珍珠奶茶,試試號稱首創的春水堂與翰林茶館;台灣知名手搖店如50嵐、珍煮丹、CoCo都可、大苑子、鶴茶樓、清心福全、麻古茶坊、再睡五分鐘、迷客夏等,各有自家的配方,無論是黑珍珠、白玉珍珠,或是深受許多年輕人讚賞的黑糖派都有眾多擁護者。百萬YouTuber「Ku's dream酷的夢」日前推出法國高中生遊台灣系列,就帶著他們挑戰台灣飲料一條街,開心享受珍奶的美味,吸引破百萬觀看次數。

5

No.5 臭豆腐

No.5 臭豆腐

將無味的豆腐發酵,就成了夜市中的霸王級小吃「臭豆腐」!這一道口感極為特殊的美食,可說是台灣街頭小吃中的極致挑戰。有多種吃法,尤其以「炸」最具代表性,將外皮炸到酥脆,內餡則保持著軟嫩的質地,搭配泡菜與蒜末醬料一起品嘗。它的魅力在於獨特的發酵氣味,讓第一次嘗試的人可能被嚇到而猶豫,不過也有很多人鼓起勇氣品嚐後,被它的美味所征服。

吃過較容易接受的炸臭豆腐,接著可以試試看塗上蜜汁烤醬的炭烤版。一旦進階成蒸煮的,例如鴨血臭豆腐、臭臭鍋等,便會散發更加濃烈的氣味,打敗不少挑戰者。只能說臭豆腐的香,只獻給懂得欣賞的有緣人啊!

6

No.6 米糕、油飯

米糕和油飯是台灣傳統的家常美食,當米粒吸滿了滷汁的精華,散發美味的鹹甜香,讓人無法抗拒。《被誤解的老台菜》作者黃婉玲提到,油飯是在糯米蒸熟後,用大量紅蔥頭油和滷汁拌勻;米糕則是糯米蒸熟後,盛出一碗再淋上肉燥醬汁,兩者作法、油量、口感都有差異。

PTT網友常針對筒仔米糕、散米糕(碗裝米糕)的正統性進行辯論,筒仔米糕形狀為圓柱體,會將餡料、糯米一同在瓷瓶、竹筒或鐵罐中炊煮;不過,中南部除了有筒仔米糕,散米糕也很有名,許多人不了解作法,認為米糕跟油飯吃起來類似,紛紛笑稱「散米糕跟油飯炒飯有什麼不同」、「油飯+杯子=米糕,油飯+葉子=粽子」、「丹丹的香酥米糕算是一種米糕嗎?散開就是油飯啊」。

7

No.7 滷肉飯、肉燥飯

No.7 滷肉飯、肉燥飯

滷肉飯、肉燥飯是台灣餐桌常見的經典小吃,米飯上覆蓋著滷肉或肉燥,濃郁卻不膩口,肥瘦適中的肉塊入口即化,飯粒吸滿了滷汁,好吃到台灣新興嘻哈廠牌「WaverLAB 搖擺實驗室」寫了一首歌,歌詞唱著「這碗真的太香了,不要再說了,熱騰騰的煙霧瀰漫真的太ㄎㄧㄤ了」,至今累積171萬人次觀看;就連日本獨立歌手veno也推出〈深夜的滷肉飯〉,描述滷肉飯的煮法與調味 ,讚揚這道讓每個人都念念不忘的台式美味。

想隨時在家品嚐頂級滷肉飯,又沒時間買食材燉煮?知名大廠新東陽嗅到商機推出「台灣黑豬滷肉調理包」!嚴選台灣黑豬肉及純釀造醬油調製獨家滷汁,膠質豐富、肥瘦比例拿捏得剛剛好,拌入白飯、青菜,還可以做成滷肉豆腐、蒸蛋等百變料理,香氣四溢令人食指大動。

這款調理包不用冰,想要上班帶便當、全家出門露營都很方便,簡單加熱就能吃到熟悉的台灣味。身為高雄好媳婦的日本YouTuber「我是Mana」在FB粉絲專頁大力推薦,網友回應,「滷肉飯就是台灣經典喔」、「老牌新東陽肉燥歷史悠久,是很多台灣的朋友很喜歡的家鄉味」、「歐依系~幸福的表情」。

8

No.8 湯包、小籠包

湯包和小籠包的魅力,早已征服國際旅客的味蕾。那皮薄有彈性的外表,光看就讓人食指大動;咬下去湯汁爆開,和鮮香肉餡一起在嘴裡融合,滿口都是幸福的滋味。

湯包的特點是湯汁多,小籠包則肉餡鮮美。台灣美食綜藝節目《食尚玩家》曾介紹彰化有間「莊手工鮮肉湯包」,一顆顆可愛的薄皮湯包,咬下去直接爆汁,餡料除了鮮肉之外,還有絲瓜蝦仁、四物雞肉可以選擇;新北湳雅夜市也有一家「板橋小籠包」,曾創下日賣4千顆的超狂成績,有蒸的也有炸的,老饕們一定要找時間去嚐嚐!

9

No.9 滷味

滷味是夜市常見的美味,也是國民宵夜的熱門選項之一,分為冷滷與熱滷,將各種食材如鳥蛋、豆腐、甜不辣、豆皮、海帶、鴨翅等放入香濃的滷汁中燉煮,讓混合獨門香料和醬油調製的滷汁,細細地滲透入每一種食材,散發出濃濃的焦糖香氣。

西門町武昌街老天祿滷味是台北知名冷滷店家,鴨翅、鴨舌、豆乾、脆腸等,受到巨星劉德華、張學友、劉嘉玲的喜愛,也是熱門伴手禮。另一個人氣排隊名店是師大燈籠滷味,香氣四溢、深受老饕青睞。而在國道服務區也能買到滷味豆干、蛋白、米血、大腸等,不論鹹香或清甜,滿滿台味都是旅途中最療癒的補給。

10

No.10 肉圓

No.10 肉圓

肉圓可是台灣人超愛的小吃之一!你知道嗎,這道美味在台灣各地做法和醬料大有不同,常見的肉圓內餡有豬肉、香菇、滷蛋、筍丁等,新竹甚至還會加入紅糟肉。

「肉圓北炸南蒸」的說法,其實是以彰化為基準,彰化以北多用油炸,彰化以南則是大多用清蒸。在北部與彰化,大家更愛低溫油泡的炸肉圓,將外形光滑嫩透的肉圓放入油鍋中,表皮會開始出現很多小氣泡,讓口感變的更Q彈可口,如果油溫更高、炸得更久一點,就變成外酥內Q的脆皮肉圓,最後淋上一層蒜泥醬、一層甜醬增添風味。而南部地區的清蒸肉圓,特徵是擁有白色的嫩薄外皮,滋味較為清爽。網友評論,「小孩子才做選擇,當然是炸」、「炸的啊!要吃蒸的不如吃水晶餃」、「蒸的,尤其蝦仁肉圓超好吃」、「土生土長高雄人,蒸肉圓沒有之一,而且還要加很多番茄醬」。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3月12日至2025年03月11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網路溫度計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