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翻攝自網路
文/葛緯詩
2020總統大選投票日即將進入最後倒數,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民調暫時落後,但不分區立委、區域立委的戰況也是大家觀察重點。此次選舉中,柯文哲為首的民眾黨、有「戰神」黃國昌的時代力量、以及象徵郭柯派系的親民黨來勢洶洶,給不少討厭藍綠惡鬥的選民,在國民兩黨之外的另一個選擇,不分區立委、區域立委是否會出現「分裂投票」值得觀察。(延伸閱讀:數據解密22縣市藍綠基本盤版圖!選票關鍵在游離新北及中部8縣市)
image source:翻攝自YouTube/cheap
總統選情影響不分區「政黨票」 選民偏好支持總統候選人的所屬政黨
網路溫度計透過分析歷史得票率,計算出歷屆總統大選與不分區立委、區域立委得票的相關係數,藉此洞悉本次總統大選對立委選情的影響程度。將2012年、2016年等兩個年度同時舉行總統、區域立委、不分區立委的選舉模式中,選民投票給不同政黨候選人的投票行為,定義為「分裂投票」,並進一步做相關性分析,相關係數越高者代表選民對國民黨或民進黨認同度具一致性,反之則代表選民受到候選人、地方勢力或其他因素影響產生不一致的投票行為。
近日因為身陷赴中爭議的退將吳斯懷,穩居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的安全名單,讓民進黨找到突破口發起「下架吳斯懷」的串聯活動,但是否會對選情產生實質影響?從結果發現,不管是2012年總統選情偏向對國民黨有利的情況,還是2016年民進黨在總統大選握有優勢的局面,不分區立委與總統的得票率都呈現極高度相關,選民會將政黨票投給所支持總統參選人屬於的政黨,兩者幾乎不會出現分裂投票的情形,對不分區的影響應有限。
不過在區域立委的部分,結果就有比較大的差異。相關係數顯示,區域立委與總統選情呈現中度至高度相關,區域立委參選人的個人色彩,可以降低總統、立委投票傾向的政黨一至性,選民相對較容易出現分裂投票的情形。
區域立委有表現空間 10個最容易發生「分裂投票」選區在這
撇開花蓮、台東以及離島地區,區域立委經常以無黨籍參選導致相關係數偏低的情形,相關係數低的選區幾乎都是藍綠同時不高。較特別的是彰化縣第二選區(彰化市、花壇等)的相關係數也不高,此屆選舉該區出現三搶一的局面,國民黨籍張瀚天是這屆縣議員選區第一高票,近期網路聲量、好感也快速竄升,大家都在看挑戰民進黨現任立委黃秀芳是否會成功。
另外多次以無黨籍參選連任花蓮縣長的傅崑萁,花蓮選區也呈現藍綠相關係數都低的情形;台中市第二選區(沙鹿、龍井等),顏寬恆對決有「空戰」優勢的陳柏維,也是區域立委中歷史選情不受總統大選影響的地方;新北市最低的則為上屆黃國昌當選的新北市第十二選舉區(金山、萬里等),本屆改由辦公室主任賴嘉倫出征,對決國民黨籍的李永萍與民進黨新秀賴品妤。
至於相關係數高的立委選區,藍綠的選區幾乎高度重疊,且絕大多數都是台北、新北區域立委選舉區,這些地方受到總統選情的影響層面較大,同時比起其他地方,選民更在意候選人所屬政黨,容易回歸藍綠對決的局面。小黨想要搶攻國會席次,應該要把握相關係數低的區域立委席次,這些地方也將是影響未來國會生態的關鍵選區。
馬上看各候選人最新當選率:2020選戰溫度計
分析說明:
分裂投票指2012年、2016年等兩個年度同時舉行總統、區域立委、不分區立委的選舉模式中,選民投票給不同政黨候選人的投票行為。資料取自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總統、區域立委、不分區立委之選舉結果,分析全國性選舉與地方選舉之分裂投票行為。
相關性分析國、民兩黨總統與區域立委或不分區政黨票之各村里投票結果,相關係數越高者代表選民對國民黨或民進黨認同度具一致性,反之則代表選民受到候選人、地方勢力或其他因素影響產生不一致的投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