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美學成為一種視覺霸凌!」輔大景觀設計系主任黃文珊:文化就是我們的生活樣態

「別讓美學成為一種視覺霸凌!」輔大景觀設計系主任黃文珊:文化就是我們的生活樣態

image source:黃文姍提供

文/姜雅馨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喜歡接觸美好的事物,輔仁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景觀設計系主任黃文珊曾指導學生深入新北鄰里進行公園改造計畫,透過人地關係讓設計避免喧賓奪主,也強調公共藝術必須讓居民有表達意見的聲音,同時指出「美感潛藏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從大自然、人與人的互動中汲取靈感,其實藝術並非是我們所想像的高不可攀,反而是讓所有人都能成為藝術家。

(☞藝想城市天際線完整專題請點此:https://dailyview.tw/cityhorizon

人人都喜歡接觸美好事物!黃文珊指出「商品外觀」成消費者購買動機

每個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不論是外出穿搭造型還是商品外觀,都會影響一個人對於人、物品的評價,因此店家在設計商品時也會特別注重美感,同一件商品若是長得漂亮、比較吸引人,在價格相同情況下,功能和實用性達到滿足,就會觸發購買動機。黃文珊表示,就像我們找對象也會「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若是第一印象不讓人覺得有吸引力,儘管有內涵也很難讓人輕易接近,「就像食物看起來很可怕,你第一眼就不會想去吃,怎麼會知道它的味道到底是不是好吃的呢?」

公共藝術與藝術本質存在衝突!黃文珊:不要讓美事成為視覺霸凌

談及公共藝術,黃文珊強調無論是使用什麼材料,它的定義必須是免費讓多數人在開放的場域看到藝術作品,不過公共藝術和藝術本質卻存在衝突,因為藝術是主觀的創造,藝術家將自我精神、意識形態貫徹於作品中,無法確保所有人都能欣賞、接受,然而公共藝術必須被大眾檢核,加上多數人看公共藝術非常直觀,相對前衛、模糊的元素通常就不適合作為主題,所以公共藝術仍以「通俗藝術」為主。

「我覺得公共藝術必須要再更謹慎」,黃文珊認為公共藝術一放就是幾十年,甚至有可能上百年,可以成為地標也可以成為古蹟,應當結合在地的聲音,讓民眾有選擇的話語權,避免有些公共藝術不足以代表區域環境特質,「我們期待藝術和美學滲透到生活環境每個角落的美事,不要變成是一種視覺霸凌」。

縣市吉祥物成網路熱議話題!公共藝術須公開討論才能強化場所自凝性

黃文珊說明,藝術的本質在於獨特和原創性,每個人對於藝術欣賞接收度、生命經驗和個性不同,美的定義也就沒有標準答案,她列舉最近正夯的縣市吉祥物,像是斗六絲瓜小姐、南投生生不息、高雄金蕉王、澎湖城前鮮蚵等,這些吉祥物原本也是經過設計師創造而成,有人覺得美,也有人覺得不好看,不過當美學出現審核標準,落到主流價值觀去評判什麼是美,就要小心可能會喪失獨特性。

「公共藝術的過程需要更多的公開討論,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人的活動,傳遞出來空間的氛圍」,黃文珊指出公共藝術的存在提升民眾對於地方辨識度,不論是雕塑涼亭還是藝術噴泉廣場,不僅讓民眾認識藝術及美感價值,也能強化場所自凝性,思考不同年齡層、不同需求,在工廠、校園、商場和公共場所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藝術品存在,「藝術家各種素材可以創造多種可能性,就連現在AI技術也可以讓AI不斷地去生出不同藝術創作,你就可以看到藝術有無限可能性」。

台灣招牌、鐵窗市容屢登國際版面!黃文珊點出2原因:講起來是還蠻無力的

台灣除了道路上充斥各式各樣的招牌,黃文珊也發現住宅充滿鐵窗、鐵欄杆設計,宛如把自己關在鳥籠生活,街上的電線桿、路燈也沒有考量人行通暢,她透露造成市容醜陋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相對於日本,台灣並沒有《景觀法》強制規範,導致大家不在乎路權與景觀;第二則是民眾美學素養不足,儘管十幾年來政府已經很努力落實美學教育,小學也有美勞課,但對於生活細節卻未多加重視,沒有把美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地方都可以有美感的呈現,可是我們的教育從來不去強調,這件事情講起來是還蠻無力感的」,因此台灣人民素養有待提升,「你要去設計招牌的時候,就不會說越大越好、越醒目越好,去挑戰法規的極限,大家都在比極限的時候,就是越來越醜、越來越惡化」。

黃文珊認同藝術與美感培養可改變外界對於景觀設計的想法,「可是真的就是急不得,藝術跟美感培養必須到人民有一定的水準,大家都有點閒錢、有能力的時候才會開始關注,當身邊每個人都把它當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就不會覺得好像要刻意去學習一件事」。

帶領學生改造新北鄰里公園 黃文珊從人地關係著手:設計不能喧賓奪主

黃文珊曾擔任新北市三重地區、新莊地區鄰里公園改造與想像景觀設計及樹林區原光華營區簡易綠美化園景觀設計工程計監造工程主持人,她帶著景觀系學生,從基地調查、使用者訪談,找出公園優勢與劣勢,提出公園改造可能、設計藍圖與模型,「鄰里公園本來就是市民的客廳與交誼場,我們希望設計是為人打造,提供使用對象真正需要的空間」。

黃文珊分享「景觀設計就是在處理人跟地的關係」,要椅子給椅子、要遮雨給涼亭、天色暗放路燈、惡臭水溝加蓋,這種填充式設計很難創造出精彩的空間,所以景觀設計師有時候要像藝術家一樣保有浪漫與理性,藉此強化地方獨特性,但最關鍵的還是活動在空間裡的人,所以設計不能喧賓奪主,「好的設計應該是要低調的,比如說給一片排水良好的大草皮,邊緣提供一棵大樹遮蔭,讓孩子在上面翻滾、奔跑,那就是一個很棒的空間啊!」當空間品質符合在地需求、使用者的期待,才能打造符合使用者理想,甚至超過理想的環境設計。

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家!擁抱大自然、感受人與人的互動尋找藝術靈感

黃文珊認為每個人都會做夢,「小孩子生出來就會創造,用他的方式去觀察、體驗,藝術的本質就是不斷嘗試,探索新的可能,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是藝術家」,如果想從日常生活中接觸藝術,可以從擁抱大自然、觀察人與人的互動開始培養細微敏感度,「當你心定不下來的時候,很多美你是看不見的,風吹來輕撫我們的毛細孔、陽光光線改變、打透樹梢穿透下來的光影稀疏變化,本身它就是美」;此外,旅行、看電影也是養成美學與藝術非常棒的路徑,尤其是嘗試獨自旅行可以自我對話,她特別分享獨自在絲路、美國旅行的經驗,「獨旅經驗非常可貴,你會發現你有好多面向,是自己要去平衡取捨的,也會更認識自己、提升敏感度」。

藝術並非高不可攀!黃文珊盼界線移除:文化就是生活的樣態

黃文珊對於新北市美術館在今年4月中旬開園也給予肯定,同時希望每個區域、每間鄉鎮市公所都應該要釋出空間定期展出創作,提供各種型態、各年齡層、各種對象的作品發表,她進一步解釋,後人將這些藝術作品放在博物館、美術館珍藏,進場欣賞需要購買門票,大眾才會認為藝術高不可攀,但事實上這些作品本來也只是掛在家中牆上的畫作,藝術其實原本就是非常生活化的。

最後黃文珊也提到「文化就是生活的樣態」,現在全球70%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便利性成為現代文化主流,人人使用高科技產品、通訊軟體,也是對生活求新求美的一種態度,把這種態度落實在生活細節,東、西方文化各自反映出當地特色,並呈現出美學價值、人地關係,「我們比較期待界線完全被拿掉,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棒的藝術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特美,多好!」

KEYPO TOP 3

口碑聲量排行TOP 3

人物 / 卓揆內閣

看完整排名
  • 1
    洪申翰
  • 2
    卓榮泰
  • 3
    陳世凱
Hot Articles

全站熱門文章

SANTA1出發啦!即時鎖定聖誕老人 跟著雪橇環遊世界送禮
娛樂

SANTA1出發啦!即時鎖定聖誕老人 跟著雪橇環遊世界送禮

北美防空司令部每年12月啟動「追蹤耶誕老人」任務,透過科技即時更新耶誕老人的行蹤;Google也加入這項任務,並設計多款趣味小遊戲,增添節日樂趣。
「跳蛙公車」是什麼?日本老師發文掀萬人關注...申請與搭乘方式曝光
生活

「跳蛙公車」是什麼?日本老師發文掀萬人關注...申請與搭乘方式曝光

雙北生活圈低碳出行,你有搭過「跳蛙公車」嗎?究竟與其他公車有什麼不同之處,《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小編懶人包來囉!
什麼是「英熙娃娃」?為什麼叫「英熙」?《魷魚遊戲2》「她」一週網路聲量逾2萬
娛樂

什麼是「英熙娃娃」?為什麼叫「英熙」?《魷魚遊戲2》「她」一週網路聲量逾2萬

《魷魚遊戲》中極具代表性的恐怖「英熙娃娃」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你知道它的命名由來以及設計原型出自哪裡嗎?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