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悲歌頻傳 為何喘息服務資源用不到?一篇看懂各縣市資源與申請流程
懶人包|長照討論破36萬筆,「服務就在那裡,但我用不到」?問題根源是什麼?本文列出喘息服務申請方式與費用、長照3.0重點。

長照悲劇一次又一次出現在社會新聞裡,背後是無數家庭照顧者長年在壓力中孤軍奮戰。明明政府提供「喘息服務」,卻有許多家屬在最需要支援時反映:「服務就在那裡,但我用不到。」究竟問題出在哪裡?《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帶你一次看懂喘息服務的三大模式、申請流程、費用負擔、各縣市資源地圖,以及長照3.0是否真能補上缺口。
長照壓力下的家庭悲劇案例
2023年5月,台北一名高齡八旬母親,獨自照料因小兒麻痺癱瘓的兒子逾半世紀。長期照顧已使她身心俱疲,當母子二人在疫情期間相繼染病,她在隔離中萌生「再也無法支撐」的念頭,最終在家中讓兒子窒息身亡。法院審理時指出,這名母親多年將兒子照顧得乾淨、無褥瘡,符合自首並情節可憫因素,判處2年6月,並建議特赦。
2024年12月9日,新北新莊亦發生一起照顧者走投無路的事件,一名七旬男子因長年獨力照顧臥床妻子,身心狀況逐漸被耗盡。在妻子拒絕外籍看護、家中人力無法補強的情況下,他的壓力長期累積,最終將失能妻子從高樓拋下,隨後主動向警方報案。檢方以殺人罪起訴,全案移交由國民法官審理。這名男子原本退休生活安穩,夫妻倆曾長年旅遊、攝影,直到妻子因疾病導致行動與認知能力退化,照顧需求急遽攀升,家庭也跟著陷入困境。
兩起案件同樣指向一個殘酷現實:當家庭照顧者找不到支援、無法休息、也看不到任何替代選項時,悲劇就可能正在醞釀。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提醒您】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珍惜生命,勇敢求助不是脆弱的表現。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免付費
喘息服務是什麼?三種模式一次看懂
長照喘息服務是為了在照顧者需要暫時休息時,由專業人員短期接手照顧工作。根據長期照顧司資料,目前共有三種方式可選擇,包括居家喘息、機構喘息與社區喘息。居家喘息由受訓的照顧服務員到府協助如廁、沐浴、更衣、翻身、口腔清潔、進食與被動關節活動等身體照護;機構喘息則是讓個案短期住進住宿式長照機構,由機構人員提供24小時照顧、護理、用藥與生活服務;社區喘息則依據地點不同,於日照中心、巷弄長照站或小規模多機能中心提供白天或夜間照顧,包括護理(限日照中心)、沐浴(限日照中心與小規模多機能)、進食、服藥及活動安排等。民眾可依需求單選或混合使用不同模式。
喘息服務要怎麼申請?四大申請流程
一、提出申請
民眾向居住地縣市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申請。申請方式包括:
・撥打1966長照專線。
・親自前往縣市照管中心洽詢。
・住院期間由醫院出院準備服務小組協助提出申請。
二、照管中心受理與評估
・照管中心受理後,確認是否符合收案條件。
・若收案,安排照顧管理專員進行訪視與評估。
三、符合失能等級即進入服務計畫
・若評估結果符合失能等級2~8級,由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個案管理員接手。
・個案管理員與個案及家屬共同討論並擬定照顧服務計畫。
・依照計畫與需求,協助媒合喘息服務。
四、跨縣市使用服務
由於長照服務的申請、派案與評估都是由個案「實際居住地」的縣市政府負責。若個案移居到其他縣市,由原縣市的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通報照管中心:
・原縣市照管中心將個案資料移交至新縣市。
・新縣市照管中心續接個案,安排後續長照與喘息服務。
長照喘息服務費用多少錢?夜間喘息、居家喘息服務金額
費用依長期照護司公佈的支付價格計算:
・日照中心全日1,250元、半日625元。
・機構住宿式喘息2,310元/天。
・夜間喘息2,000元(18時至翌日8時)。
・巷弄長照站170元/小時。
・居家喘息服務770元/2小時,離島及原住民地區另加計20%。
居家喘息服務的部分負擔是什麼?政府補助比例
居家喘息的費用並不是全部由政府買單,民眾需要依照「補助比例」負擔一部分費用,這就叫做部分負擔。依照不同家庭身分,負擔比例不同:
一般戶:大約付16%
中低收入戶:大約付5%
低收入戶:0%,等於不需自付
但是每個縣市會依照自己的核定或公告金額執行,所以實際金額可能會略有差異。
月自付額怎麼算?所謂「月自付額」,就是這一個月實際用到多少喘息服務,再乘上應該負擔的比例。計算方式如下:
本月用多少服務×你的自付比率=要自己付的金額
網路熱議長照 但是聲量高、需求高、使用率低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發現,「長照」議題在過去一年(2024年11月14日至2025年11月13日)累計聲量達361,326筆,顯示社會討論度持續升高。不少網友留言指出,「長照悲歌,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懂」,反映照顧壓力沉重、支持不足的普遍心聲。根據衛福部2023年的統計資料,喘息服務使用率僅約23%,也引發民眾質疑服務是否真的能解決照顧者的需求。有網友就直言,使用率偏低意味著資源仍有落差,「如果需求被看見、但服務無法滿足,那就代表內容必須調整。」
政府有喘息服務 為何很多照顧者用不到?申請流程也是阻礙
雖然政府推動長照喘息服務已行之多年,但第一線家庭照顧者往往反映「知道有服務,卻很難真的用到」。原因包括申請流程需經評估、等待排程,急需時常無法即刻介入;部分縣市人力不足,居家人員與短期住宿床位供給有限,使用率受到限制;偏鄉或高齡家庭不一定能自行查找資訊,導致服務明明存在卻傳遞不到位;再加上部分被照顧者排斥外人介入,家屬即便申請到服務也難以落實。
這些制度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使不少家庭照顧者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刻,依然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長照3.0能解決問題嗎?新制應對策略分階段進行
衛生福利部規劃於2026年上路的「長照十年計畫3.0」,核心方向是擴大服務對象、調整既有服務內容並導入科技,希望改善現行長照使用率偏低與資源落差問題。因涉及法規與系統更新,多項措施將分階段實施。

首波調整在今年9月起陸續上路,包括放寬聘僱外籍看護家庭使用社區照顧服務的限制,擴大交通接送至身心障礙者日照需求,並提高營養照護次數與給付額度。居家喘息的服務內容也將改為由照顧者、被照顧者與服務單位共同討論,並可在安全前提下到家外活動,讓服務更貼近實際照顧情形。
自2026年1月1日起,長照給付將擴大至全年齡失智且失能者,以及在評估期間符合急性後期整合照護條件的個案,使醫療與長照之間的銜接更順暢。同年7月,再推出智慧科技輔具補助,每三年提供6萬元額度,可用於移位、移動、洗澡與排泄、照顧床與安全監視等五大類輔具租賃,以減輕照顧負擔。
長照3.0的方向明確,也涵蓋制度面的補強,但能否真正改善供需落差、提升照顧者獲得支援的可能性,仍須等政策全面推動後進一步觀察。
各縣市喘息服務資源與長照地點一覽
・民眾若有長照需求,可直撥「1966」,前5分鐘免付費。
・想找附近的喘息服務點,衛福部「長照服務資源地圖」,提供全台長照單位查詢,包括居家、日照、機構與喘息資源。
・更多縣市照管中心聯絡資訊,請見查詢頁面。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11月14日至2025年11月13日。
資料來源:
大數據(股)公司旗下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長照』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