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只休息沒用!全台8成人中鏢 醫師揭4大關鍵問題
全台有8成人一生中會腰痛,醫師指出,多半與姿勢不良、缺乏運動、睡姿不當及生活習慣有關。掌握4大關鍵,就能有效減少腰痛發作,遠離痠痛困擾。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才坐在電腦前一整天,晚上站起來時腰就隱隱作痛;或一覺醒來,腰部像被壓了一整晚。別以為只是小問題,根據臨床觀察,全台大約有八成民眾,一生中都會碰上腰痛,而且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愈來愈多年輕族群也被列入腰痛一族。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表示,多數腰痛並非突發傷害,而是長期生活習慣累積出來的結果,真正的「兇手」其實藏在日常。
腰痛重點一:姿勢不良害的?「坐歪、站歪」其實比你想的更傷腰
腰痛最常見的來源,其實不是劇烈運動或意外,而是日常小習慣。長時間駝背、站立時偏向一邊、翹二郎腿、低頭滑手機,這些看似無害的姿勢,都會讓腰部肌群長期承受壓力。
陳鈺泓指出,身體就像一座橋梁,重心一旦不平均,結構受壓的時間拉長,腰部自然吃不消。想減少壓力,不一定要大改生活方式,只要從姿勢調整開始:坐的時候背部挺直、雙腳平放地面;站立時放鬆肩膀,雙腳平均分配重量,別再讓單腳撐全場。
腰痛重點二:腰痛要多休息?活動才是腰的止痛藥
很多人一腰痛就選擇少動、多休息。陳鈺泓指出,許多人的腰痛其實與長期缺乏運動有關。肌肉一旦僵硬、支撐力不足,就容易讓腰椎承受過大的壓力,進而出現痠痛。
他建議,每天安排5到10分鐘進行伸展或輕運動,就能有效緩解不適。像瑜伽的「嬰兒式」與「貓牛式」能放鬆緊繃的肌群,簡單的核心訓練則能強化腹肌與背肌,幫助穩定脊椎、減少疼痛。
他也提醒,運動不在時間長短,而在方式正確。動作要循序漸進、角度不宜過猛,也不必一次做太多,以免拉扯造成二度傷害。短時間、規律練習,比偶爾一次高強度更能真正改善腰痛。
腰痛重點三:睡覺姿勢不對真的會腰痛嗎?醫師解答
有些人白天腰還好好的,一早起床反而腰痛加劇。陳鈺泓說,這通常跟不良睡姿有關。當脊椎整夜處於不自然角度,腰部承受壓力比白天還大。
改善方式其實不難:側睡時可在膝蓋間夾一顆枕頭,仰睡時則在膝蓋下墊枕頭,讓脊椎維持自然對齊。同時,床墊的支撐度也很關鍵,太硬或太軟都不理想,「剛剛好」的彈性才能讓腰真正休息。
腰痛重點四:腰痛是不是搬重物害的?小習慣才是關鍵
很多人腰痛時會怪罪某次搬重物,但事實上,比起偶爾的用力,長期的小習慣才是真正的壓力來源。
陳鈺泓提醒,想要降低腰痛風險,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搬重物時:先蹲下、再用腿部力量抱起,避免直接彎腰硬扛。
久坐工作時: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一下,讓腰部有喘息空間。
鞋子選擇上:以穩定、舒適為主,避免高跟鞋或不合腳鞋款。
日常動作中:注意重心是否平均,避免長時間讓腰單邊出力。
這些不起眼的生活細節,其實就是腰痛反覆發作的癥結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