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手禮竟是違禁品?盤點十大機場違規物品類別
搭機看這篇!果醬、布丁、泡菜等都算液體,搭機只能託運。台灣人最常踩到的飛安規範,哪些是禁止攜帶或託運?隨身還是托運,一次看懂。

無法拆電池的3C用品易踩雷
出國旅遊難免想買些伴手禮或實用小物帶回家,但你知道有些物品其實禁止入境嗎?若在機場被海關攔下,不僅會遭到沒收,甚至可能被罰款。一名台灣旅客就在日本購入熱銷的USB瀏海電捲棒,返國準備通關時卻被攔下,由於該款無線瀏海電捲棒內建不可拆卸鋰電池,海關人員明確告知「不能隨身攜帶,也不能放託運」。最後,她只能眼睜睜看著4支全數遭沒收,讓人相當扼腕。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統計整理近兩年來十大機場違禁品,快來看有哪些新制上路!
No.10 藥品
禁止EVE止痛藥:韓國
入境台灣時,旅客攜帶藥品須符合「自用藥物限量表」:
1.一般非處方藥每種最多12瓶(盒、條、支等),合計不超過36瓶。
2.處方藥若無醫師處方證明,最多可帶2個月用量;有處方證明者則不得超過該證明所示之合理用量,且上限為6個月用量。
不少人去日本旅遊都會買知名的EVE藥品止痛藥,但韓國2025年4月起,禁止EVE止痛藥攜帶入境,因為部分EVE藥品含有未經韓國核准的成分「丙烯異丙乙酸尿」,該成分恐引發過敏性休克等嚴重副作用,基於健康風險控管,韓方決定全面禁止其入境。
No.9 槍砲彈藥類
禁止機場:全球
旅客搭機依法禁止攜帶槍砲彈藥、爆裂物或託運上飛機,近兩年相關討論有兩個聲量高點。陸軍一名上尉2024年5月搭乘華信航空高雄往澎湖班次,在通過安檢線時,遭X光儀器查出手提行李內有1顆T74排用機槍子彈,上尉坦承這顆子彈是部隊所有,應該是平日操演時不慎落入隨身行李袋內。案件引發網友討論,「操演完不用點彈殼喔」、「藏衣服藏到忘記?」
此外,一樣在高雄小港機場,2024年7月有一 名旅客向空服員稱攜帶手榴彈登機,造成航班延誤約2小時。警方確認是虛驚一場,並逮捕嫌疑人,依違反民用航空法移送。
No.8 電動行李箱

機場禁止使用:台灣、日本、新加坡、英國、香港
禁止航空公司:阿聯酋、達美航空
電動行李箱除了能裝東西,也能一秒變成電動代步工具,連韓國女團BLACKPINK都超愛,甚至曾坐在行李箱上表演,在市面上迅速竄紅。不過該行李箱的方便性卻在人潮擁擠的機場內釀成交通亂象,加上電動行李箱內建大容量鋰電池,有可能會引發航空安全,多國政府宣布機場禁止騎乘電動行李箱,其中日本更禁止街頭騎乘電動行李箱。根據日本《道路交通法》,電動行李箱被歸類為「附有原動機的自行車」,在無牌且無照的情況下,在公路上行駛構成違法,將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約新台幣10萬元罰緩。有網友表示,「管太寬,沒撞到人就好了」;但也有人認為,「早該禁止」。
No.7 打火機
禁止託運機場:全球
依法打火機不得放置於託運行李中,以防在運輸過程中因受壓或高溫而引燃;隨身行李原則上亦禁止攜帶,但有些國家允許隨身攜帶一個傳統打火機且不得使用,至於防風及藍焰打火機隨身或託運行李皆禁止。
2025年6月有網友發文詢問,去中國旅遊可以帶打火機上飛機嗎?有不少人回覆,「機場吸菸處都會有打火機,不然跟人借也是很普遍」、「中國搭機都不行,會有防爆檢查」。
No.6 果醬、泡菜等液體
禁止隨身上機:全球
超過100毫升的果醬、泡菜等液體或膏狀物品禁止隨身攜帶上機,必須放入託運行李中。不過,仍有不少旅客分不清哪些物品被歸類為液體,因此在安檢時被攔下。2024年1月,一位網友發文分享果醬被扣留在海關,質疑「果醬哪裡危險?」引起熱烈討論,「鹹果醬...該不會是Marmite?」「規定是這樣的啦⋯⋯日本安檢也會沒收味噌」、「話說布丁也不能手提喔」、「規定上真的是可以抹得開就是液體」;還有人表示,「現場吃到剩100ml!吃給他看」。
No.5 加工肉類

禁止機場:全球
台灣事亞洲唯一3大豬病(豬瘟、非洲豬瘟、口蹄疫)的非疫國,對於邊境加工肉類(香腸、肉鬆、臘肉、肉乾等) 的入境規定極為嚴格,以防範動物疾病傳入。許多看似不含肉的食品如五仁月餅、鳳凰捲和部分青糰也含有肉,需特別留意。2025年7月,一位女子不慎將含肉的「玉米澱粉腸」帶回台灣,慘遭海關重罰20萬元。網友表示,「付了20萬,以後就會記得很清楚」、「心存僥倖」;還有人認為,「試著主張裡面沒有肉,搞不好真的沒有」。
No.4 仿冒品
禁止機場:全球
仿冒品(包括偽造品牌服飾、手錶、包包、電子產品等)多數國家禁止或限制進出口,在機場可能被海關扣押或沒收。財政部修改緝私免罰標準,取消小額免罰機制,2025年6月開始,旅客出國旅遊購買假名牌包包、3C產品等出入境,不管有無申報,被海關查獲,即使金額在5000元以下,除物品會被沒收,也會被處以最高1.5萬元罰鍰。的罰鍰。有網友表示,「現在海關也要當鑒定師了嗎?厲害厲害」、「增加海關負擔」。
No.3 動植物類

禁止機場:全球
攜帶活體、植物、種子以及動植物衍生品,例如樹苗、標本、水果等通常受植物檢疫法規限制,必需取得合法檢疫許可證或依規定申報。若未通過檢疫可能被沒收或銷毀。台灣海關規定,農產品總重超過 6 公斤、種類超過規定,或未經申報檢疫皆不得入境。
近幾年不少民眾去澳洲旅遊會將袋鼠蛋蛋當作紀念品帶回國,但它其實禁止入境台灣。此外,有網友分享從日本返台機上大啖草莓照,引起不少人討論,「日本的海關及安檢是不會限制你帶水果出境,只是不能攜帶水果入境台灣」、「過海關前吃完就好了」。
No.2 刀剪類
禁止隨身上機:全球(例外:特定食物剪)
搭乘飛機時,刀具、剪刀不得隨身攜帶上飛機,必須託運。但桃園機場公司表示,兒童食物剪如要放隨身行李,須請留意中心點到刀鋒,不得超過6公分,且為塑膠安全(圓頭)剪刀。指甲剪、眉夾等生活小工具,多數允許攜帶,但仍須通過安檢人員判斷。旅客若攜帶廚刀、折疊刀、多功能刀具、鐮刀等,則必須全數託運。建議民眾出國前,務必查詢航空公司與出發國機場安檢規範,並妥善打包刀具以避免退運或延誤。
No.1 行動電源

禁止託運機場:全球
航程間禁止使用航空公司:台灣航空公司、韓國航空公司、泰國航空、新加坡航空、酷航
近年來,行動電源因為鋰電池過熱、內部絕緣層破裂或短路,造成飛機火災、冒煙等緊急狀況。例如2025年1月,一架釜山航空客機準備起飛時就因頭頂行李艙放置的行動電源自燃,導致機身受損並緊急疏散乘客。因此,許多航空公司已開始重新檢視、限制行動電源在飛機行李艙內的存放位置與攜帶方式,不少航空公司要求乘客搭機期間禁止使用及充電,以及不可置於座椅上方置物櫃。有網友表示,「雖然規定越來越嚴格,但也是好事」、「感覺行動電源會越來越嚴格規定」。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大數據(股)公司旗下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3年9月15日至2025年9月14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