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女童割喉案,震驚社會!
發生在五月二十九日的北投國小女童割喉案,震驚了台灣社會。不只是因為犯人兇殘的犯罪行徑,更因為被害人僅僅才八歲,毫無反抗能力、與凶手無冤無仇,卻遭受到如此對待,讓大家無法接受。
此事發生後,兇手迅速落網,但爭論並未平息,社會上對於死刑的存廢、校園安全的維護、社會邊緣人的問題,甚至是媒體在此事件上的報導手法都引發許多討論。在這些議題中,爭議最多、討論最廣的話題無疑就是死刑的存廢,而從網路討論趨勢的數據又能看出什麼端倪,且看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的分析。
image source:nownews
死刑網路討論,飆上高峰
猶記得去年五月發生鄭捷隨機殺人案時,「廢死與否」搶佔媒體版面與網路焦點,當時網路溫度計便統計了網路聲量,兩相對比,這次網路熱度似乎更勝一籌。不但是近半年新高,5/31當日討論量甚至破6,000則,案發後三天討論量突破15,000則,而網友的意見中,支持廢死跟反對廢死的比例如何?所持的理由又是什麼?請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六成五網路民意反廢死!
根據網路溫度計蒐集近半年的網路聲量,以「支持廢死」與「反對廢死」的關鍵字統計,發現網路上「反對廢死」的聲音大約佔了65%,剩下的35%偏向「支持廢死」。這個數字與去年捷運殺人案期間相比,反對廢死的聲音增加了4%。
而比較網路聲量調查與傳統的電話民調,過去不管是媒體或是法務部所做的調查,均顯示國人「反對廢死」的民意約在七成到八成八不等,其實是高於本次網路溫度計所做的調查的,可見網路族群對於「廢除死刑」的接受度,是高於一般社會大眾的。
反廢死理由No.1:社會正義
網路溫度計透過關鍵字分析,找出網路上反廢死與挺廢死的前五名理由。反對廢死第一名的理由,也是最多網友聲稱的就是:維護社會正義。
但社會正義是什麼?每個人心中卻有著不同的答案,正義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對的事」,但任何人都認為自己擁護的價值就是「對的事」。同理,無論是贊成廢死的一方或是反對方都會認為己方所持的立場是「正義的一方」,只是彼此的正義不一樣罷了!
而試著了解、願意聆聽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一方所持的「正義」為何,其實是建立對話很重要的一步。
反廢死理由No.2:就是該死
網路上網友意見的表達往往直接了當,反廢死理由第二位就是:犯人該死。
在這些案件中,被害人手無寸鐵、與凶手無怨無仇,或是僅僅為了一件小事就被犯人殺害,大家設身處地的想一下都覺得毛骨悚然,當下心裡冒出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兇手簡直是人渣!該下地獄!這理由未必能成為刑事政策的依據,卻是人民最真實的聲音。
image source: memegenerator
反廢死理由No.3:應報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只是犯小錯可以小處罰或當作沒事就算了,但如果犯下了殺人這種惡性重大甚至是極度罪惡的行為,負責的方式又會是什麼呢?死刑的意義就在於:讓你付出最重的代價,接受最嚴厲的處罰。
也因此,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認為,死刑是符合宗教教義裡的「因果論」的,自己種下了惡因,當然該接受惡果,「殺人償命」才能符合報應。
image source: ettoday
反廢死理由No.4:威嚇犯罪
死刑到底有沒有嚇阻犯罪的功用?有許多的研究機構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支持與反對的都有。但在這波死刑辯論的浪潮中,最常被網友與媒體提出來的便是前警政署長侯友宜在多年前的專訪,以第一線人員的角度明確指出死刑能夠遏止犯罪,也獲得諸多網友迴響。
image source: ltn
反廢死理由No.5:不願養犯人
幾乎所有主張廢除死刑的人,都認為用終身監禁來取代較為合適,但這也成為反對廢死方的理由:「我們不要用納稅人的錢養犯人一輩子」。
美國有研究指出,一位死刑犯的花費其實比終身監禁還要來的高,但理由是因為死刑判決為求審慎,往往動用更多的司法資源在此,這項研究前提是否適用於台灣,就是另一件事囉!
image source: kqed
挺廢死理由No.1:人權
網路上支持廢死的論述當中,最常見的便是人權的概念,舉凡世界先進國家都朝廢死邁進,或者是我國於2009年簽屬的「兩公約」、死刑過於殘忍等等的說法,都是這派理由的主要論點。
但力挺死刑的網友也大喊:「是死刑犯先傷害他人的權利,我們應該要優先保護受害者的人權!」
挺廢死理由No.2:再教育
持這類主張者普遍認為任何人都是有被教育且改過自新的可能,但死刑卻剝奪了這種可能。儘管死刑判決時,多半都會考量到犯人有無教化之可能,也因此我們常常會聽到,因為某某某「惡性重大、無教化之可能」才判處死刑。
但到底法官是怎麼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教化之可能呢?難道犯後態度就是真實的嗎?前警政署長侯友宜也在專訪中提到,犯人在犯後顯露出來悔過作為經常只是為了求減刑而已。
image source: youtube
挺廢死理由No.3:誤判、冤獄
比因為犯罪帶來的種種悲劇更悲慘的莫過於是因為司法造就了更多的悲劇,法官畢竟不是神,再嚴密的程序也可能會發生漏洞,一旦死刑誤判產生誤判,後果將會是難以彌補的。
著名的江國慶案便是一例,儘管這是發生在軍法審判的案件中,而法務部宣稱目前執行死刑的案件都是經過再三確認無爭議的案件,但前車之鑑已經讓我們看到誤判的可怕,成為支持廢死的有力理由之一。
image source: 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