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周年卓內閣十大聲量排行榜揭曉 學者:需努力讓施政有感
520就職周年倒數計時!最新網路聲量排行榜,行政院長卓榮泰累積破197萬,但好感度冠軍竟是「他」?

兩位非部長級官員入榜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卓揆內閣口碑排名每日更新,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盤點十大卓揆內閣近一年聲量排行榜,其中,交通部長陳世凱與勞動部長洪申翰皆為臨危受命,就職時間尚未滿一年;此次榜單中僅有兩位非部長級官員入榜,分別為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與政務委員陳時中。整體而言,入榜內閣成員的聲量高峰多與兩岸議題、職場霸凌等爭議事件有關。
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鈕則勳分析,內閣面臨的第一個危機,是未能拿出亮眼的政績;第二個危機,則是行事過於政治考量,例如近期下鄉向人民報告,是在為大罷免添柴加薪。他認為,當內閣為大罷免服務,本身就是一種危機。朝野衝突日益激烈,社會撕裂也越發明顯。即便罷免成功,所帶來的只是短期政治紅利,長期而言,如何修補台灣人民之間的對立與情緒割裂,才是更棘手的問題。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也認為,內閣上任一年以來表現四平八穩,雖談不上做得不好,但也未讓人感受到特別出色。他指出,過去一年,因電不夠導致跳電的次數較少跟沒漲電價,政府默默努力但民眾沒有感覺,整體缺乏讓民眾有感的亮點政績,「有感施政」是接下來內閣要努力的重點。
No.10 梁文傑|好感度0.17
陸委員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就職周年聲量最高點落在2025年1月3日,傳出一段梁文傑與通緝犯、百億賭王林秉文同在一個唱歌現場的影片,對此,林楚茵表示,「我老公就比較帥啊,就算是多年前當議員的影片,也被緊抓不放」,發言引起網友討論,「相忍為黨啊」、「所以默認老公有去?」
另一個聲量高點出現在2025年3月28日,針對國台辦設置舉報「台獨」打手專欄,內政部長劉世芳和網紅八炯、閩南狼在列,梁文傑表示,中共羅列這張名單,不僅是對台灣內政的全面滋擾,更凸顯中共對台滲透、統戰的嚴重性,引發網友關注。
No.9 陳世凱|好感度0.28
前交通部長李孟諺因婚外情風波卸任後,陳世凱於2024年8月獲邀入閣,並在9月初正式就任。當時正值話題高點,8月也成為他任內聲量的最高峰,立委王鴻薇質疑,陳世凱過去是台中市議員,完全沒有交通背景,最多就是審過「台中市」交通預算,既無「行政」也無「交通」專業。
無懼外界質疑聲浪,陳世凱上任周年,拿下網路好感度第一,比較1月內閣聲量調查,陳世凱雖然聲量不高,但好感度也名列前茅,對此,王智盛分析,交通部政策常與觀光、建設有關,容易讓民眾「看得見、感受得到」,加上陳世凱屬於臨危受命,接任之初外界並沒有特別高的期待,以及他本身形象圓融,與其他閣員相比,較少爭議,自然有助於拉高好感度。
No.8 邱泰源|好感度0.17
衛福部長邱泰源聲量高點皆與爭議事件有關,2024年底衛福部爆發霸凌事件,共接獲8件疑似職場霸凌案件,最終調查認定職場霸凌3案成立、共7人受處分,涉案者包括保護司簡任視察記1大過移付懲戒、長照司專門委員記1大過、社工司簡任視察記1小過。而針對長照司長要求同仁利用休息時間深蹲、伏地挺身,調查小組認定不符合職場霸凌要件,引起外界質疑。邱泰源表示,只有極少數人員對此感到不舒服,尊重外部委員的專業與客觀證據。
此外,2025年3月1日,多家媒體與護理人員爆料,邱泰源突擊巡視急診前,院方早已接獲通知,並要求基層人員在短時間內將急診病患移送至其他病房,營造急診壅塞獲得緩解的假象。此舉引發網友批評「作秀」,不僅無助於解決急診壅塞與護理人力短缺等核心問題,反而加重基層醫護負擔。
No.7 陳時中|好感度0.16
政務委員陳時中主要聲量高點有兩天,2024年11月13日,陳時中被爆料飯局辣妹作伴,對此,振興醫院醫師田知學直言,自己是報導中提到的其中一人,並表示該篇新聞令她不愉快,而爆料者、立委王鴻薇也馬上道歉,引起網友議論,「有問題的不是女醫師,而是陳時中,之前喝酒、被舔耳、摟人妻,形象很差」、「穿低肩沒問題,但跟陳時中貼得這麼近有必要嗎?」
另一個聲量高點則是出現在2025年1月6日,陳時中替民進黨草屯鎮長補選候選人站台助講,狠批藍白在立法院亂搞,直言2月1日起拚大罷免,台灣的政治才能撥亂反正。
No.6 林佳龍|好感度0.19
外交部長林佳龍2025年4月21日的聲量是近一年最高點,針對外交部預算削減及護照短缺問題,林佳龍表示,由於預算遭刪減,駐外館可能於6月底無法正常運作,甚至10月可能面臨護照短缺,該言論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外交部新聞稿中指出,政府預算中,收入與支出是各自獨立,因此一般民眾申辦護照繳交的1300元規費,會列入政府歲入,但採購護照屬於支出項目,預算被刪除就會影響護照採購的數量。所以如果護照不足時,即使支付規費,民眾也無法及時申換護照。支持林佳龍的網友認為,他勇敢揭露了預算削減對外交工作的負面影響,並直言不諱地指出潛在的危機,讚揚他以民眾利益為優先。而反對者認為林佳龍的言論是誇大事實,甚至被質疑是「情緒勒索」和「政治操作」。有網友指出,護照短缺問題其實源於內部需求預測的錯誤,而非單純的預算削減,他們認為林佳龍應更專注於解決問題,而非公開指責藍白刪減預算。
No.5 洪申翰|好感度0.17
洪申翰在勞動部霸凌爭議延燒之際,臨危受命接任勞動部長,於2024年11月才進入內閣。該月份也是他在任期間的聲量高峰,洪申翰因學歷背景和對勞動部霸凌事件的後續處理,例如要求業務單位假日進行業務報告,引發大量批評。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質疑,「一個高中畢業的勞動部長,是國家之恥」,但有網友認為,學歷並非評判能力的唯一標準,並強調洪申翰過去的社會運動經驗和對基層的理解。
王智盛認為,洪申翰在這份榜單上特別突出,只待半年內閣,聲量卻可以擠進前五名,代表勞動議題備受網友重視。
No.4 劉世芳|好感度0.15
內政部長劉世芳近一年聲量集中在2025年3月和4月,內政部3月11日廢止陸配網紅亞亞的居留許可,因她發表了支持武統台灣的言論。劉世芳強調,言論自由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此言論在網路上引發兩極反應。支持者認為,台灣應對威脅國安的言論採取強硬立場;反對者則批評政府濫權。隨後亞亞抗議並要求撤銷處分,以及搭機離境,與劉世芳之間隔空攻防,引發多次網友討論。
劉世芳4月18日聲量高峰則與移送國民黨政治人物發言有關,劉世芳表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發動到北檢抗議,她有要求警政署跟台北市警局按照集會遊行法要嚴正執法。立委謝龍介嗆聲,「不用那麼麻煩啦,我自首」。
鈕則勳分析,劉世芳好感度偏低,與其對陸配議題的立場有關,再加上她曾發表具強烈意識形態色彩的爭議性言論,例如喊出「讓賴清德做台灣國主人」,也使部分民眾產生反感。
No.3 顧立雄|好感度0.18
回顧國防部長顧立雄就任一年來,聲量最高點出現在2024年6月6日,他宣布取消傳統刺槍術、官兵休假回報。網友表示,「戰技本就該隨時代演變」、「雖然不喜歡他,但取消休假回報制度還是要支持」。
此外,顧立雄另一個聲量高點出現在2025年3月14日,對於國台辦威脅,若台獨分裂勢力突破紅線,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顧立雄表示,國防部隨時備戰,不然存在的價值是什麼,中國每次都在放這些話。該發言引發網友熱議,部分支持者讚揚他展現了國防部長應有的堅定態度,但批評者認為此舉可能加劇兩岸緊張局勢,甚至推動台灣進入戰爭邊緣。
No.2 郭智輝|好感度0.15
經濟部長郭智輝就任一年來,多次爭議性發言拉高負面聲量,導致網路好感度與劉世芳並列本次榜單最低。他除了2025年3月7日以蒙古症(唐氏症)形容企業經營的模式,引發爭議道歉,2025年4月29日和5月2日的聲量高峰,郭智輝面對台電員工抗議,嗆聲「看不下去可以離開」,被視為對基層辛勞的不尊重。
王智盛分析,郭智輝有時在發言上與政府立場不太一致,引發外界對其是否融入內閣的疑問,加上他在職表現與民間期待之間存在落差,不時脫口而出的言論讓部分民眾感到失望,導致整體好感度偏低。
No.1 卓榮泰|好感度0.16
與其他內閣成員一樣,與520就職前相比,行政院長卓榮泰好感度也大幅下降,顯示上任後累積不少負面聲量。其中聲量最高峰出現在2025年4月4日,因美國對台灣課徵高額關稅,卓榮泰的應對成為輿論焦點。卓榮泰指出,政府已經將因應策略提升到全面積極準備、有效控管風險,擴大支持產業,將有9大面向、20項措施協助方案,投入共880億元的協助方案。網友表示,「補助,結案」、「錢從哪裡來」、「撤回台積電的投資,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綜合來看,卓榮泰的聲量高峰多與政策爭議或台灣重大危機相關,正反兩派網友的討論衝高總聲量。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5月20日至2025年5月14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