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為什麼要跑馬拉松?」每個人的目的都不一樣,無論是想挑戰自我極限,享受突破終點線的感動 ,還是為了響應公益活動而踏上跑道,亦或是為了與朋友同樂而參加比賽。疫情解禁之後,全國各大馬拉松紛紛回歸,各式各樣路跑新型態,多元的主題滿足了各種喜好與目標,提供了不同於以往的路跑體驗,例如有讓人捨不得跑到終點的美食補給,或是能與小孩一同遊玩的趣味闖關。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整理出2023年網有討論最多的「新型態路跑特色」,哪些是你的最愛呢?
Image source:Freepik
No.1 蒐羅周邊型
近幾年卡通動漫的聯名路跑席捲各年齡層,許多動漫迷和卡通愛好者,常衝著豐富的物資包、限定商品及特色獎牌報名參加,路跑現場除了設置巨型充氣公仔及拍照打卡區域外,還規劃許多有趣的關卡與粉絲互動,比起競速,聯名路跑更強調參與和娛樂的重要性,今(2023)年登場的有名偵探柯南、卡娜赫拉、咒術迴戰、海綿寶寶等主題輪番登場,鼓勵粉絲為了喜歡的聯名揪團跑起來!網友表示,「我報名的初衷,就是為了柯南組手錶獎牌」、「能跟五条老師一起奔跑的感覺太棒啦」、「真的要為了卡娜赫拉跑起來了」。

image source: FB/卡娜赫拉的小動物趣味路跑
No.2 公益義起跑型
許多馬拉松賽事支持慈善事業,主要是鼓勵民眾以行動一同關懷弱勢族群,並喚起社會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注,同時有助於慈善基金的募款,讓所得盈餘能幫助更多的人,達到社會共好的目的。例如,響應乳癌防治的「裙襬澎澎RUN」、推廣生態保育的「野生動物路跑」及幫助弱勢兒少的「1919陪讀公益路跑」,網友認為「在享受路跑活動的同時,也能為公益盡點心意,我覺得很棒」。2023高雄富邦馬拉松,則為實現全民共享為目標,延續去年「運動平權」理念,以邀請制舉辦競速輪椅組、運動輪椅組半程馬拉松及休閒組競賽,還提供陪跑員陪伴視障組完成比賽的服務,為身障好手提供平等競賽的舞台,有網友分享擔任陪跑員的心得「我也很幸運也很開心的幫助視障朋友,跑出了她的PB也托她的福上了凸台」、「轉換角色當陪跑,速度和距離都遠不及以往,卻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喜悅」。

image source: 富邦人壽
No.3 綠野風景型
台灣坐擁壯麗的山林溪河景觀、令人陶醉的無敵海景,衍生許多以推廣地方觀光為特色的路跑活動,每年皆有萬人響應。跑者在挑戰自我極限之餘,透過一步一腳印探索台灣的自然風光,體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餘,更能喚起民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例如想沉浸於山景風光的,可選擇以獨有的峽谷美景賽道聞名的太魯閣峽谷馬拉松;想將山海美景盡收眼底的,則建議體驗國內唯一金標認證萬金石馬拉松,有網友讚嘆「雙腿踏在太魯閣上,真的很美、很壯觀」、「一邊看著美景一邊跑,腳底有些不痛了」、「要不是沿路有美景可以看,我可能堅持不到最後」。

image source: FB/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
No.4 永續愛地球型
2050淨零碳排已成為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標,台灣也越來越多主打綠色路跑、低碳賽事,除了呼籲民眾一同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主辦方也以行動支持。例如具指標性的國際賽事之一「臺北馬拉松」,已於2022年榮獲全球第一張經英國標準協會稽核通過ISO 14067碳足跡查證的馬拉松賽事,過往活動中落實減塑理念,報名一律採線上報名、電子完賽證書外,全面採用環保紙杯、再生石材原料獎座,引領運動賽事推動永續環保,網友表示「過去我們辦的比賽使用的拋棄性餐具真的很多」;高雄富邦馬拉松同樣為了與環境共好目標努力,持續推動無紙化、電動車輛、環保跑衣等,打造「綠色路跑」,並鼓勵跑者響應「Run For Green™」植樹計畫,一同參與海岸造林計畫,將運動足跡轉化為愛護地球的綠色影響力。

image source: FB/臺北馬拉松Taipei Marathon
No.5 沒吃撐絕不離場型
說到新型態路跑,絕對不能忘了會讓人撐到不行的豐富美食補給特色,一般馬拉松大多是提供水、香蕉及運動飲料,但現在許多主辦方在補給上大升級,像是擁有「臺灣最富人情味的賽事」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沿途就提供龍蝦、桶仔雞、烤乳豬,還有王品集團提供的高級牛排等美食;11月底登場的2023高雄富邦馬拉松,將高雄在地夜市美食搬進補給站,讓跑者在比賽中能大口吃、用力跑,大步向前、向前超越!網友分享「原來是美食展啊 我還以為是馬拉松」、「美食補給是陷阱,想拼成績超兩難」,YouTuber台南Josh也曾跑完古都馬拉松後,於臉書分享「漁光島的補給竟然有現烤小卷,夭壽骨,差點就點個兩盤內用了」,另外也有網友賽後表示懊悔「我直接無視美食,一口都沒吃,回來終點有點後悔」。

image source: FB/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