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除了學習專業科目,也是一段能夠自由計畫個人人生的美好階段,舉凡投入社團活動、參加商業競賽、增加打工經歷、出國當交換學生等,人人過得充實豐富,努力提高自我競爭力、生產力。此外,不少大學生也會選擇投身服務隊,在國內或國際組織內擔任志工,無私奉獻個人的時間與精力。
「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由教育部推動,已邁入第三期(112至113年)持續深化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讓知識與價值能夠更直接地回饋在地,也有企業積極攜手學校,和大學生一起灑熱血。《遠見》2020年起,舉辦「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富邦人壽6年來持續發揮CSR X USR加乘效果,總計與全台72所大專院校系所、攜手近11,000位莘莘學子,共同服務台灣在地;信義房屋則是在政治大學成立信義書院,在商學、管理基礎上,加強倫理及永續經營觀念。《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整理出近兩年(2021/08/31~2023/08/30)網友討論「當志工十大理由」,Z世代的大學生們,基於哪些原因願意投入公益熱血服務,跟著我們一探究竟吧!

No.1 無私付出感受滿滿成就感
這群即將或剛滿18歲的「成年人」,通常想要急於證明自己能做些什麼,而「志工」要面對、處理的內容,常常提供了機會,讓大學生可以親身參與社會和社區的改善,親身接觸到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人群和各種社會問題;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的付出如何改變他人的生活,這種影響力往往是非常具有滿足感的。
例如明新科大走進新竹縣新豐鄉,與在地瑞興社區及偏鄉瑞興小學合作,鼓勵青銀代間學習互動,南臺科大也和企業志工,攜手走入社區巷弄長照站據點,持續宣導失智症識能教育,有參與活動的同學說「原來長輩生活這麼大不易」、「送餐給阿公阿嬤還能聽他們的故事,很溫暖也很有收穫」、「不一定要賺大錢,行有餘力助人也能展現自己的價值」。
延伸閱讀:用路跑、淨灘、捐款傳遞溫暖正向力量!網友熱議10大最有成就感的公益行動

image source: Freepik
No.2 累積志工時數/必修學分
部分大學為鼓勵學生學會付出,在畢業門檻當中,設下志願服務時數的標準;甚至還有學校會特地細分「校內服務」以及「校外服務」,校外服務的選擇內容較為多元,可以針對校外公益、弱勢、公部門等等的活動來做挑選,國際志工更是不少年輕朋友校外服務的熱門首選。
有些學校則是將志願服務設為自主學習學分制度,不但可以鼓勵學生主動看到他人需求,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責任心,更可以列為畢業學分,幫助他人之餘其實也是幫助到了自己!有網友也回憶起,「我們是算服務時數的,去外面當志工也可以,有時候社團活動可以報時數」、「我們學校是要修兩年而且是天天掃地,校外還要去做志工服務」,擔任志工過程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日後溫暖心頭的回憶。
延伸閱讀:大學今放榜!高學歷薪水沒更高?這些志願只敢夢想卻沒人實現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3 認識不同群體、文化感受衝擊
志工學生們會接觸到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包括種族、宗教、語言、風俗等等。這種互動能夠幫助大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並尊重其他文化,這種跨文化的洞察力可以加深他們對全球議題的理解。大學有許多社團也會主張走出同溫層,結識不同的群體、文化,更鼓勵多多接觸平時較為陌生的議題與族群。
像是中興大學由科技管理研究所鄭菲菲教授發起的USR專案,帶領瑪利亞學園關懷的極重多障者和多位富邦人壽志工,體驗視、觸、嗅、聽等多感官河川生態巡禮,參與活動的同學分享「原來社會角落還有許多不同面向的弱勢,他們生活中各有不同的難題與挑戰」、「感官對一般人而言稀鬆平常,但對於弱勢朋友來說,是他們探索世界的珍貴機會」。
延伸閱讀:比捐款更有參與感!成就感滿分的4大公益活動 讓行善變得簡單又自然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4 培養技能靈活應變
志工服務可以提高溝通能力,與不同背景和需求的人互動,可以加強語言表達和聆聽技巧,促進有效的溝通;其次,經常需要解決各種挑戰和問題,這有助於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參與者必須合理分配時間,確保完成分配的任務,提高組織和時間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強領導技能,可能需要組織小組,協調活動,並擔任指導角色,這有助於培養領導和團隊合作能力。
即將投入職場的準職場新鮮人,不少志工服務機構會承諾提供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在服務的過程當中協助做督導訓練、成長訓練及在職訓練等等,例如工研院的沙崙悠活社,開設流浪動物志工關懷訓練課程,讓志工學習遇到流浪狗時的應對方式。教育部也曾經辦理過「青年志工領導力培訓營」,營隊內容為中學習志工管理、危機處理、服務方案撰寫、團隊領導交流等等,讓青年志工、大學生志工可以培養技能外,未來服務時也可以自行規劃、執行服務的方案。網友也分享到,「真的有上過有幫助的課程」、「通常跟志工服務內容有關所以覺得有用」。
延伸閱讀:不想每天廢在家!讓你技能點到爆的十大線上學習平台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5 從中探索個人興趣
志工任務通常具有靈活性,允許學生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從基層社區服務到國際性的志願項目。這使得大學生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中探索自己的興趣,發現他們對哪些領域有濃厚的興趣和熱情。多元的環境,讓大學生可以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和領域,從而有機會嘗試新事物,這有助於他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發現自己潛在的天賦和興趣。因為「志工」而接觸到社會各面向的問題和需求,幫助大學生發現自己對哪些議題、事物能充滿熱情,「若能實際體驗他們所感興趣的領域,並了解自己是否真的熱愛這些工作。」
延伸閱讀:「他們」對人類文明有莫大貢獻!諾貝爾和平獎知名得主討論度Top.5揭曉

image source: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