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自由與民主社會具有密切關聯,無國界記者組織發布的「2023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指出,台灣排名從2022年的第38升至第35;中國名次暴跌至排名倒數第2,堪稱史上最差。今(2023)年8月立委賴品妤與特定記者之間的衝突,讓外界思考台灣新聞自由與採訪倫理的界線。
近期於全台巡迴放映的紀錄片《A Thousand Cuts》,帶觀眾跟著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瑪麗亞・雷薩的視角,追蹤菲律賓執政當局濫權濫殺的掃毒行動,以及利用社群網站散佈假消息等爭議行為。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統計整理出網友最常討論的5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你認得其中幾位?
image source: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No.5 德米特里·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
俄羅斯記者德米特里·穆拉托夫2021年因捍衛言論自由,與瑪麗亞·雷薩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93年,穆拉托夫與幾位記者創辦親民主報紙《新報》,該報以報導政府腐敗及侵犯人權等敏感議題著名,因深度分析車臣共和國與北高加索地區動盪局勢打響知名度。《新報》2022年因為報導戰爭新聞被迫停業,目前只在境外與網路發行。
穆拉托夫於2022年將諾貝爾獎牌拍賣,並表示拍賣所得1.035億美元(約新台幣33億元)將全數用於幫助烏克蘭戰爭中的難民。對此,有網友表示,「這才是真正的記者,敬佩」、「偉大的人」。
延伸閱讀:十大訪台外交人士 最受台灣人歡迎的是誰?

image source: shutterstock
No.4 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
睽違86年,202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再度頒給記者,彰顯記者捍衛言論自由的價值。這並不是菲律賓記者瑪麗亞·瑞薩首次得獎,她在2018年曾獲選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瑞薩曾任CNN東南亞首席調查記者,她於2011年創辦獨立媒體《拉普勒》,因公開批評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而遭到多次逮捕。
瑞薩於2023年在一場論壇上表示,台灣、印尼及美國2024年大選的結果將是全球民主成敗的關鍵。瑞薩強調,接任總統蔡英文的人至關重要,因為他將「站在最前線與巨大的中國抗衡」。對此,有網友表示,「政黨要輪替,才是真民主」;還有人認為,「為什麼外人一直指指點點台灣的大選?台灣人自己作主」。

image source: FB/Maria Ressa
No.3 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
馬拉拉因為在巴基斯坦爭取女性受教育權,於2012年遭到塔利班槍手襲擊,造成頭部受創,該槍擊事件使馬拉拉得到了國際關注,她的命運也從此永遠改變。
年紀僅17歲的馬拉拉於201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所有諾貝爾獎項中的最年輕獲獎人。後來她進入牛津大學唸書,並成為了一名享譽國際的人權活動家。
馬拉拉2021年在推特發文表示於英國成婚,並曬出穿著伊斯蘭傳統服飾和丈夫合影的婚紗照,不少網友表示「祝福」;另外也有人認為,「通常民主國家捧出來的政治明星,付出代價都是非常大」。
延伸閱讀:2014下半年,網友最關心的十大國際事件

image source: FB/Malala Yousafzai
No.2 劉曉波
劉曉波是一位中國民主運動家和作家,他曾參與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抗議,他因熱衷於民主運動被中國政府多次監禁。由於對民主和人權的不懈追求,劉曉波於2010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但他因為坐牢無法親自前往挪威領獎。劉曉波2017年逝世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並引發了對中國政府的人權政策的批評。
旅美作家余杰2022年底於臉書發文分享,球星梅西送給劉曉波簽名照片的故事,不少網友大讚,「梅西,真正運動家的精神與信念」、「都是與梅西ㄧ樣擁有與堅持信念的人,值得尊敬」。

image source: shutterstock
No.1 歐巴馬(Barack Obama)
歐巴馬是美國前總統,也是首位擁有非裔血統的美國總統,他於200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委員會指出,歐巴馬獲獎是因為他加強國際外交與合作,並為核武器裁減和氣候變化的全球解決方案做出了貢獻。不過,該獎項也引起一些爭議,因為有人認為歐巴馬當時還沒有實際取得實質性的和平成就。
立委林昶佐參與2022年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他在臉書透露遇到歐巴馬,並當面邀請歐巴馬訪台,而對方則笑著點點頭回應。對此,有網友留言表示,「歐巴馬對台灣極度不友善」、「不喜歡他,他太親中,中國就是被他養肥的」。

image source: FB/Barack O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