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病之一的B、C型肝炎,因疫苗與藥物問世,盛行率逐漸下降,但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2023年最新調查,「脂肪肝」已成為新國病隱憂,男性脂肪肝比例是女性的2倍,也就是每3名男性中就有1人中!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粘曉菁醫師曾以「鵝肝醬=脂肪肝」來比喻,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 Asia)製作了1分鐘影片揭露殘忍真相,鵝肝醬的生產養殖過程極為殘暴,約8周大的小鵝,飼養者一天多次把過量的穀物、玉米及脂肪,以金屬管強灌進鵝的胃裡,直到鵝的肝臟膨脹至原來的數倍大小,之後宰殺鵝取出肥鵝肝。號稱法國三大珍貴美食之一的鵝肝醬,每一口之所以口感細緻滑膩,正因為鵝肝含有大量脂肪,也就是所謂的「脂肪肝」。
「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這句話真的要聽進去,其實造成肥胖的所有壞習慣,幾乎會增加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2023年(2023/1/1-2023/8/25)排除因體質或已罹患肝癌、糖尿病、三高等患者,導致「脂肪肝」網路討論最高的十大NG生活方式。再次提醒你唷,輕度脂肪肝(脂肪囤積超過肝臟重量的5%)也會導致癌症和增加轉移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在5年內罹患腎病,大幅增加洗腎風險。

No.10 宵夜
多數熬夜恐怕是晚餐加宵夜,吃得比較多又缺乏運動,多餘的熱量就會轉化成脂肪貯存於肝臟!罹患年齡近年有下降趨勢,過去罹患脂肪肝的族群以40至60歲的中老年人為主,現在年紀輕輕約二、三十歲就有脂肪肝;醫師建議晚餐最晚要在晚上8點前吃完,吃七、八分飽就好,有助肝臟在晚上好好休息,一天當中應以晚餐吃得最清淡、中餐適量、早餐最豐盛。若不得已必須吃消夜,可吃一點清淡食物墊胃,例如地瓜粥、青菜等,吃完後建議散步10分鐘,幫助消化,避免直接上床就寢,如此易囤積脂肪於腹部,長久下來,也會增加罹患脂肪肝的風險。肝臟每天非常忙碌,要分解代謝毒素,還要分泌各種酵素消化每一口吃進去的食物。它更是無聲的器官,沒有神經分布,受損再嚴重也不會感覺痛,更需要認真感覺身體的疲勞,要定期照肝臟超音波及驗血測量肝指數。

image source: freepik
No.9 水喝太少
整個身體的代謝都需要水分,健檢機構調查發現許多男性(尤其爸爸們)不愛喝水,扣除掉咖啡、茶、飲料等,一天喝不到2000c.c.!醫師認為,體內水分過少,會導致肌肉質量會下降、身體脂肪比例增加,更會造成腎功能相對退化,除了可能造成腎功能衰竭,若繼續嚴重可能引發尿路感染、意識混亂、傷口癒合較慢等問題,建議每天至少要喝1500至2000c.c.的水。網友驚覺「忙起來經常以早餐的1杯飲料打發到下午,」、「起床時、上完廁所後、飯前及睡前各喝1杯」、「防止血液過於濃稠」。進入中度及重度的脂肪肝就可能出現以下症狀:上腹痛、食慾不振、疲勞、甚至肝臟附近有壓痛感;當肝臟脂肪量超過30%,出現嚴重肝臟纖維化,肝硬化風險會大大增加。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8 愛吃加工食品
常常吃加工肉漢堡排、火腿蛋土司、培根蛋餅等這些組合搭配,真的要當心了!加工肉品是經過鹽醃、熟成、發酵、煙燻,或其他能增加風味、延長保存期限的方法處理過的肉品,常見的像是罐頭、肉鬆、香腸、火腿、燻肉等,含有較高的鈉及亞硝基化合物,曾被認為與脂肪肝形成及胰島素阻抗有關;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加工肉類列為1級致癌物。網友討論「硝酸鹽就是要遠離!!」、「要戒斷,不然生病的代價遠高過這些安慰食品一時的快感」、「任何加工食品最好少吃」。醫師建議加工肉品每天攝取不超過50公克,相當於香腸1根,或小熱狗3條,或是長條培根2片、方形火腿2片。營養師何沂霖表示,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白蘿蔔等)含有蘿蔔硫素,可幫助肝臟解毒;含硫食物(大蒜、洋蔥)都可以提高肝臟排毒能力。

image source: pexels
No.7 熬夜、太晚睡
熬夜通常會跟「爆肝」聯想在一塊,曾有健檢機構調查顯示「睡眠時間6小時的人,24%的機率肝功異常及33%的機率有脂肪肝。如果睡眠小於5小時,肝功異常機率更增加為35%,脂肪肝機率也增加為45%。」也有數據顯示,一天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的人,發生脂肪肝風險的機率比每天睡眠時間大於等於7小時的人高43%。「長期熬夜會造成胃的饑餓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新鮮的肝陪主人日日加班」,若突然有喝酒聚會,或者偶爾熬夜,營養師建議可考慮補充B群,維生素C、E、薑黃,幫助肝臟代謝及抗發炎。醫師也建議,若已過度勞累,千萬不要再進行重訓!或許運動會讓精神變好,改善酸痛,但是睡眠不足做任何運動都有受傷的風險,要特別注意。

image source: pexels
No.6 過度減重
進行手術或是減重過快的人,由於可能會影響人體對脂肪的代謝,反而可能因此造成脂肪過度堆積在肝臟內而形成脂肪肝;過度減肥可能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惡化,理想減重速度為3個月減少初始體重的10%。網友討論「減肥千萬不能用少吃來減肥」、「會復胖,要調整飲食」,根據國健署資料所示,只要體重減輕5%至10%,就能改善體內脂肪肝的程度,若持之以恆,脂肪肝是有機會痊癒的。依照國健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脂肪肝雖然不會遺傳,不過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及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風)等卻有家族史的關係;若家中長輩患有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壓、痛風等時,最好要做好飲食及生活控制,避免脂肪肝及其他疾病上身。

image source: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