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三日」的話題近日在網路社群上引發熱烈討論,因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周)休三日的國家」連署超過門檻5,000人,6月26日政府機關將透過平台回應。針對此議題,網友持正反意見,《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出網友、民眾熱議的10大「周休三日話題」,一起來看大家是否期待多休一天?多一天假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image source:pixabay

No.10 周一到周五要休哪天?
有網友在PTT上,以「欸!週休三日,要星期幾才最頂?」為題發問,引起網友熱議,一部分人覺得休星期一或星期五是最佳選擇,「一啊,正式讓藍色星期一退休」、「週五吧,多數人最常請這天」、「一吧,心情最好」、「休周一啦,之後會有周二開局比較快過完這週的錯覺幸福感」。另一派網友則認為休星期三也很不錯,「3,上兩天就需要休息了」、「休三六日完美」、「三+1」、「星期三,個人經驗最舒服」。

image source: pexels
No.9 應「縮短工時」而非「多休一天」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勞工在2021年的平均年總工時為2000小時,創歷年最低紀錄,不過即便平均年總工時大幅縮短,台灣仍位居全球第4高。不少民眾認為,正常工作日安排週一至週五還可接受,更期望改善部分則是縮短每日工時、減少加班。網友說:「我覺得減少一天工時也比較實際」、「比較希望降工時,不論休幾日,平時工時過長還是一樣累」、「不需要週休三日,我們只需要縮短工時」。

image source: pexels
No.8 減少過勞、身體更健康
冰島在2015年至2019年期間實驗「周休三日」,結果證明員工的精神、壓力獲得釋放,其中71%的員工認為倦怠感降低。網友分享自身經驗及周休三日帶來的益處,「我們店目前就是固定周休三日,這樣真的身體沒那麼累,放假能好好休息」、「生活工作更平衡,減少健康問題和對醫療體系的依賴」、「這是真的, 一直在高壓下身心都會受傷」。

image source: pexels
No.7 工作效率更高
在工作量不變的情況下,若實施「周休三日」少上一天班,企業及員工需要在剩餘四天工作日裡,以更有效率的工具或作業模式消化手邊業務。網友認為,「我覺得很好,這樣工作時間變短,應該會比較有效率完成事情吧」、「週休三日其實效率會提高…..但台灣慣老闆太多」、「把工作效率提升反而有助於企業獲利,而且減少企業浪費的無形成本吧」。

image source: pexels
No.6 削減競爭力、重創經濟
不少持反對意見的政府單位、企業擔憂「周休三日」可能重創台灣經濟,金管會則透露,制度一旦上路,可能削減台灣在資本市場上的競爭力,一個禮拜變成只能交易四天,資本市場競爭力就會有疑慮,「因為我們在休息,別人(其他國家)在交易」。對此,網友表示,「全國人民給國家養好了⋯⋯再休下去還有什麼經濟可言」、「一個個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image source: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