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心策畫一場浪漫的求婚成功,準新人們滿心歡喜準備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但在準備婚禮期間,不少新人因為處理繁雜瑣事,反而讓原本幸福滿溢的心情大打折扣,像是聯繫婚宴場地、挑選婚紗禮服、找婚禮顧問、宴客名單等大大小小事情,都會讓準新人們忙到喘不過氣,不僅會因為雙方意見分歧造成摩擦,甚至還有準新人為此爆發激烈爭吵,吵到懷疑自己為何要結婚?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整理調查網友、民眾熱議的「10大婚前吵架事件」,一起來看最容易讓情人反目變敵人、佳偶成怨偶的導火線有哪些?
No.10 婚前協議
依據《民法》規定,婚前協議書內容只要不違反「法律明文規定的強制或禁止事項」、「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也就是俗稱的道德底線,約定事項只要經過討論並取得雙方認可之後,婚前協議即會產生法律效力。但有網友認為,在婚前與另一半談婚前協議備感尷尬,因為會有一種似乎不看好自己婚姻的感覺,而小倆口也會因為協議內容意見分歧,產生口角。
有類似經驗的網友分享:「我有準備婚前協議草稿給男友看過,他也都同意,但男友的爸爸接受不了」、「我不避諱地告訴對方,30歲之前我是絕對不會結婚,婚後絕對不會生小孩,這些都會立好婚前協議」。

image source: pixabay
No.9 另一半豬隊友
當準新人開始規劃婚禮之後,若有一方態度非常積極,另一方的態度只要稍微放鬆一點,即有可能會被認為「事不關己」,萬一還不願意投注更多心力支持與協助,難免會被認為是豬隊友,此時戰火恐怕一觸即發。
不少網友分享自身經驗,抱怨籌辦婚禮過程中,伴侶的態度拖拉、不用心,「真的很受不了男方家一直反覆,要結就結,幹嘛一直找理由拖延,我真的不明白他到底有沒有心想要辦婚禮」、「我是想跟他結婚,前陣子因為結婚的事情跟他吵過架,我確定他也想結婚,但當我開始跟他討論婚紗攝影時,他給我的感覺卻是不積極,沒什麼參與討論」。

image source: pexels
No.8 宗教習俗
宗教信仰不同經常容易導致情侶之間,或與對方家庭產生衝突,例如有一方信仰基督教,另一方信奉佛教,而且家裡有祭祀祖先,小倆口的婚禮地點該舉辦在教堂,還是另尋其他地點?另外,結婚時是否要祭拜對方家的祖先等等,很可能都會引發一連串的問題。
針對雙方信仰、宗教不同,有網友分享自自身經驗,「男友為了我們家的信仰,願意改信基督教,因為我爸媽說不同宗教不能結婚,未來會有很多爭吵,但問題是我現在自己也已經不信基督教,為什麼還要逼男友信基督教」、「老公直接幫我跟婆婆拒絕去掃墓,後來婆婆私下對我說『嫁進別人家本來就是要用這些,要拜祖先要懂得飲水思源』」。

image source: pixabay
No.7 宴客名單、桌數
婚禮宴客必須先估計賓客數量,以免人數太多爆桌,或是有些桌數沒坐滿浪費桌錢。結婚宴客是門大學問,到底該邀請哪些人?爸媽的朋友人數會不會太多,佔掉太多張桌數等,決定賓客名單可能是每對要結婚新人的苦惱事。
有網友提出建議,「想要請一個人來婚禮現場演唱,增添婚禮浪漫氛圍,也沒有說一定要請誰演唱,但我男友突然丟出一句『客人吃飽就夠了』,像是甩了我幾巴掌」、「我婆婆就一直喊這樣花下去很燒錢,但其實整場婚禮花最多的部分是她那裡,婚宴桌數預估40幾桌,其中30桌是我婆婆的親友」。另外,還有人猶豫該不該邀請前任或吵過架的朋友,「今年底打算要結婚宴客,讓我很猶豫要不要請這位吵過架的朋友」。

image source: pixabay
No.6 挑婚紗、婚戒、婚禮廠商
有人認為,結婚是一輩子的事,婚禮一生只有一次,因此相當重視婚紗、婚戒、婚禮布置等,認為一定要有品味、質感;但有人認為簡約即可,婚後兩人一起共度的生活,才是重點,當彼此觀念不一致、喜歡的品味或美感不同時,可能容易爆發爭執。
有網友說:「他爸媽突然買好我們的婚戒,我問男友怎麼他父母買了,他只回『沒有他們我們怎麼會有婚戒』,我不禁思考,幹嘛一定要現在結婚」、「我那奇葩婆婆控制欲極度強烈,連我拍婚紗的婚紗店都是她挑的,我們沒有選擇餘地」。

image source: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