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長蔣萬安甫上任,迎面而來的即是千頭萬緒的市政問題,作為首都的台北市,在政治、經濟、教育以及文化等領域皆為全國的發展中樞,因此,如何帶領台北市走出新格局,突破過去幾年因疫情影響之下的困境,絕對是新任市長的責任與挑戰。
許多市民相當有感的居住正義議題是蔣萬安上任急需著手處理的首要任務,包括高房價、社會住宅以及都市更新計畫。其中,為了龐大的都市更新工程,蔣萬安更是三顧茅廬邀請李四川擔任副市長,一起扛下都更的重責大任。
另外,高房價使得小老百姓買不起房,連帶產生台北特有的脫「北」者現象,台北市這幾年出現移居潮,人口外流問題相當嚴重。再者,公共托育資源、所數、收托人數與價格不僅是眾多家長關心的議題,同時也會影響到年輕人在台北市養兒育女的意願。
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鈕則勳認為,蔣萬安可優先處理社會住宅問題,因為各縣市皆會評比社宅數量,若可以把社宅戶數拉高,能凸顯出蔣萬安的執行力,未來若要競逐大位也會有利多。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彭錦鵬分析,蔣萬安任用讓熱氣球成為台東代名詞的「熱氣球之母」陳淑慧為觀傳局長,力拚提振商業活動解決低薪問題。彭錦鵬表示,目前公布的局處首長,都是有經驗跟成就的常任文官,可以樂觀期待蔣萬安推動的政策能快速見效。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統計出近一年「十個最被大家討論的台北市政、民生問題」,其中民眾最關心為哪些?未來蔣萬安如何解決?
No.10 社子島開發
淡水河與基隆河帶來沃土,讓社子島在半世紀以前是大台北地區重要的蔬菜生產區,不過1963年9月葛樂禮颱風帶來破紀錄降雨量,使得台北盆地大淹水,社子島在水裡泡了3天3夜,造成224人死亡。為防止洪患,相關單位開始設堤防,並認為社子島地區過於低窪,因此將它劃出台北市的防洪計畫範圍外,並限制此區開發。
如何替禁建超過50年的社子島尋求解套,是每一屆台北市長及候選人的必考題,因為不僅與當地居民的居住息息相關,更攸關台北市的綠地、農地空間分布、防洪與防災力。
已卸任的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執政8年期間,提出「生態社子島」概念,將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開發社子島,但卻讓社子島民眾不滿抗議。社子島自救會呼籲,希望台北市長蔣萬安順應民意,解除禁建改為原地改建,並要求「柯政蔣不隨」。
選前蔣萬安辦公室發言人鄭世維表示,社子島議題會在上任後與相關單位研議,再決定如何辦理,將依法行政、符合民意。

image source: 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
No.9 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
氣候治理和淨零城市已是世界上各城市的共同目標,更是許多國際城市評比的重要指標之一。台北市政府11月發布《台北市能源政策白皮書2.0》,希望淨零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能具體融入施政與民眾生活,並借鏡日本東京、韓國首爾、英國倫敦等主要國際城市的經驗與策略,邀集國內能源專家,針對台北市的現況共同訂定「2050年能源政策」的三大目標,從積極節能、智慧綠能以及低碳永續方面著手進行,希望能於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
台北市長蔣萬安在競選期間曾提出2030年減碳50%的目標,針對弱勢者汰換高耗能電器,以租代買、擴大補助;交通部分透過鼓勵方式推動使用大眾運輸,例如深蹲20下,換一次免費公車搭乘。為了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他會優化現行推廣、補助的政策內容及項目,也會持續建置電動運具基礎設施區,讓現行使用電動運具的民眾更便利,加速推進台北市的淨零排放。

image source: pexels
No.8 人口外移出現脫「北」潮
根據台北市民政局統計,台北市2022年10月相較於2019年同期,3年內減少18萬人,減幅達到6.8%,人口跌破250萬人大關,創下台北市近38年人口數最低點。除了人口減少之外,台北市同時也是這兩年六都之中外移人口最甚者。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指出,首都人口跌破250萬人大關,除了受到「不婚不生潮導致少子化」之外,另外還包括「台北房價高,小資族出走」、「疫後返鄉潮,改變工作型態」與「華僑除籍潮」等。
台北市長蔣萬安選前表示,台北市的人口外移問題其實是重中之重,他認為台北人離開台北,高房價為最主要原因,但低薪的環境,也是讓房價成為年輕人不可承受的因。因此蔣萬安承諾上任後成立「人口對策辦公室」,列為未來施政最優先事項。他也提出育嬰補助、「青銀換居」等政見,並研擬「多元化的住宅補貼」,改變單一資格的補助,盼減輕願意「落籍居住」新台北人的居住負擔。

image source: pexels
No.7 托育問題
台灣人晚婚趨勢愈趨明顯,首都台北市工作都會型態男女性結婚平均也逐年拉高。根據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調查統計,2021年台北市男性初婚平均年齡為33.9歲,女性初婚平均年紀為32.3歲;近幾年台北市女性生育平均年齡33.8歲。從這兩項平均數字來看,台北市是全台灣「最晚婚、最晚生」縣市。
不少專家學者分析,台北人越來越晚婚、越來越晚生小孩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經濟與生活壓力,包括房價高、薪水低,進而演變成越來越多高齡產婦,導致不孕、難孕等狀況隨之出現。再者,生了小孩之後,保母費、育嬰費也是一大問題;另外,許多家長都會面臨到的公托議題,無論是公托數量或是收費價格問題都攸關著家長的荷包,種種問題使得不少夫婦生小孩意願趨減。
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選前喊出口號「催生、助養、好住」,推出提高生育獎勵金到最高5萬元,還有私幼年補助5萬元以及小家庭優先入住社宅並且租金8折等政見。希望藉此提升台北市年輕人生孩子的意願,減輕父母負擔。

image source: pexels
No.6 大巨蛋爭議
柯文哲2014年底上任台北市長之後,認為過去台北市政府藉著執行BOT之名,對財團行使讓利之實,因此上任後鎖定大巨蛋、松菸文創、三創園區、美河市和雙子星五大案優先處理,重談回饋機制、提高權利金,並成立廉政委員會調查,同時多次表示「如果這不是弊案,什麼才叫弊案」。但隨著五大弊案陸續變成五大案,部分風波與爭議也陸續解決,但在柯文哲8年任期結束前,台北大巨蛋不僅仍未正式啟用,更掀起一波權利金與公安議題的爭議。
根據了解,台北大巨蛋主體為一座室內棒球場,另還有商業用途的商場、影城、飯店、辦公大樓和旅館等附屬設施,預計固定座位數將超越國家體育場,正式使用後將會成為台灣最大的運動場館。
大巨蛋原本計畫在2015年就要完工,但柯文哲指出遠雄未按圖施工,要求勒令停工5年,導致整個案子截至柯文哲卸任前今仍無法完成啟用。如今,大巨蛋已完成都審、防火避難性能等程序,加上大巨蛋營收分潤的計算方式雙方取得共識,營收分潤比率為0.6%至1.6%之間。柯文哲表示,遠雄原本可以不給一毛錢,但經協商後,遠雄也願意盡企業責任,採取包底抽成分潤。柯市府評估大巨蛋2023年6月就能完工,而台北市長蔣萬安在聽取大巨蛋簡報後,也發話目標一年內可以讓大巨蛋完工啟用。

image source: 台北市政府大巨蛋公開資訊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