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極端天災事件頻傳,像印度暴雨導致數以萬計的房屋遭滅頂、熱浪侵襲歐洲引發火災、旱災,在面對更嚴重的大自然反撲前,我們在生活中還能做哪些事情力挽狂瀾呢?根據2022年統一超商、優樂地永續與 CSRone 永續智庫合作發布「永續職涯探索青年永續大未來」調查報告指出,青年世代對永續關注度逐漸上升,且有意願採取永續行動。接近調查之全體青年表示,曾參與過永續行動,如自備環保袋、環保餐具等。而在日常消費活動上,有近 65.3 % 的青年表示,會優先購買「永續商品」。《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整理出近兩年網友熱議的六大招數,一起落實生活中各種節能減碳的訣竅吧!
image source:pexels
1、多種綠色植物
樹木具有吸存二氧化碳並固定碳素的功能,為全球減緩溫室氣體有重要的貢獻,為了彌補人類過度砍伐的數量,許多組織或個人皆紛紛倡導多種樹。尤其每年3月12日的植樹節,政府機構、民間團體都會舉辦種樹相關活動,邀請民眾共襄盛舉,以成本低又容易實踐的方式做到減碳。此外,好鄰居基金會攜手7-ELEVEN、正隆公司、捷盟行銷運用回收的5,000公斤紙箱,共同打造2座「好鄰居紙圖書館」,內含紙桌椅、紙陳列架、紙裝置物等設備,等同減少29公噸碳排放量,來建置「綠色永續循環」學習環境。「追求環境永續、向大自然致敬」、「種樹、造林、減碳、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的重要性和優點耳熟能詳,也是絕大多數人努力的目標」、「護樹做環保,愛護地球與家園」。

image source: pexels
2、做好資源/衣物回收
做好回收,將有用的資源再利用,不但可以減少垃圾量、降低垃圾處理成本,亦可延長掩埋場及焚化廠的使用年限。例如,統一超商即自建「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提供「循環杯租借服務」;透過OPEN POINT APP的「循環杯租借」頁面,就可以到門市輕鬆借用和歸還。預計至2022年年底前將有超過550間店提供循環杯服務,循環杯的杯身也使用隔熱材質,減少紙杯套用量,逐漸養成民眾習慣,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永續生態圈。「希望未來能多增設的回收點讓回收資源的便利性更加普及」、「德國的超市都有自動回收寶特瓶的機器,投入寶特瓶之後會自動壓扁,然後退折價券出來,非常方便又環保」。

image source: 7-11
3、多走路、搭大眾運輸工具或騎自行車代步
根據報告指出,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當中,汽車產業的碳排放量佔總體大約9%,各國除了加嚴汽車碳排放量的標準,製造商也積極開發電動車產品。而一般大眾可從減少開車頻率做起,改搭大眾運輸工具、騎自行車代步,既可強身健體,也能為地球盡份心力。女星林依晨也曾在個人社群呼籲,「試著經常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或腳踏車」;網紅陳沂也說:「我坐捷運公車,因為節能減碳,如果不趕時間我很享受大眾運輸」。
延伸閱讀:簡單救地球!拿出我的10大「自帶態度」

image source: pexels
4、培養少肉多蔬習慣
根據綠色和平的研究,一個人只要一天不吃肉,能減少 2.4 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換算成全台灣人口一天不吃肉,能減碳 56,510 公噸。也就是說,大家只要「出一張嘴」,就能為減碳盡一份心力。也有越來越多品牌推出植物肉、植物奶、蔬食餐點等,提供消費者另一種選擇。像是7-ELEVEN在2020年創立素蔬食自有品牌「天素地蔬」以滿足素蔬食者一日三餐的需求。「今天晚上不吃肉,減碳從入口的食物開始」、「吃蔬食為地球減碳、改善生態環境、尊重生命,身體環保又健康喔!不知不覺吃蔬食已經好多年了」。

image source: Facebook/7-ELEVEN把愛找回來
5、選當季當地食材
當地當季盛產的蔬果順應大自然氣候生長,不但縮短食物從產地送到餐桌的距離,更可節省下從其他國家運送的碳足跡。想吃到當季當地食物其實很簡單,7-ELEVEN以行動支持本土農漁蔬果,例如,7-ELEVEN銷售量最大且100%在地農業為「地瓜、香蕉、米飯」,其中自有鮮食共有超過60種品項在地米飯,包含御飯糰、燴飯、炒飯、便當等商品,更依不同產季引進在地新鮮蔬果,與超過300多位果農合作;而線上平台「i預購」與「i划算」也有產銷履歷認證的在地優質水產及當季漁產,消費者透過線上訂購或前往門市即能採買。「多買在地食材,多自己煮,+1」、「支持本土農場」。

image source: 7-11
6、愛惜食物
根據環保署數據表示,2021年廚餘回收量相當於1.2萬座台北101大樓。為解決剩食問題,台灣目前已有許多相關團體成立。各大超商也響應惜食行動提供「即期鮮食折扣」,消費者不僅可以省荷包,還能降低糧食浪費照顧環境。像是全台店面最多的7-ELEVEN推出「i珍食」,指定商品賞味期限前8小時享65折優惠,同時官方的「OPEN POINT」APP也可查詢即期品,隨時掌握資訊,不會白跑一趟。「我都儘量吃完,食物真的要珍惜」、「最好的環保方式還是吃多少點多少」。

image source: Facebook/7-EL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