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九合一大選倒數,候選人政見是民眾投票取向的重點項目。根據《網路溫度計民調中心》調查,針對基隆市民眾「您最期待候選人提出哪些政見?」進行電訪,共1,072份有效樣本(信心水準95%,抽樣誤差為±3.00%以內),得知十大最期待政見,其中交通建設占了兩個選項名次;另外,許多基隆人長期通勤到台北上班,工作、家庭兩頭燒,因此育兒津貼、設立公托以及長輩的照護也都成為基隆市民的關注焦點。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認為,基隆的交通建設備受關注與討論,主因是基隆地形狹窄山坡多,很多人在台北上班,每天都有一定的通勤成本,但基隆捷運通車時程表已經多次跳票,因此這回2022九合一大選,選民會更加關注「台鐵、捷運雙軌並行」政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表示,原本以為基隆市民最在乎的是連結台北的交通問題,但顯然「都市更新」更讓基隆市民掛心,市府應該提出具體進度,才不會在選舉當中扣太多分數。除了交通和都市更新相關政見之外,基隆民眾還期待候選人提出哪些政見?
No.1 加速都市更新
基隆市屋齡超過30年房屋占全市6成,基隆市安樂一期國宅等危老都更案都碰到瓶頸進度緩慢,不少人希望能夠加快危老都更進度。而都市更新更是藍綠候選人的重要政見,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表示,未來他當選基隆市長後,將透過商圈整合、推動無障礙設施,讓公私部門協力推動老宅更新計畫,讓基隆持續繁榮發展。
老宅更新不只是美觀問題,更是安全把關,尤其是耐震度攸關市民的生命安全。但基隆市不只「房子老」,每天人潮熙熙攘攘的信義市場同樣頗具歷史,因此,謝國樑提出老舊市場改建。謝國樑指出,信義市場位處基隆市中心,不論平假日都有許多民眾前去採買,是基隆非常重要的傳統市場之一,但信義市場建物使用已逾40年,陸續出現混凝土剝落、鋼筋鏽蝕裸露等情況,並被市政府列為需改建名單。謝國樑表示未來上任市長後,他會優先針對市場改建計畫進行規劃,讓市場改建案能夠更符合民眾實際需求,並創造攤商、市民、市政府的三贏局面。

image source: 網友提供
No.2 廣設社區型健康/健身中心
根據統計,2022年1月28日至2月10日兩週期間內,基隆的日照時間,平均1天不到43秒。為了促進基隆市民的身心健康,並帶給市民朋友更好的生活品質,國民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謝國樑提出社區型健身中心及健康中心的概念。謝國樑說:「經常下雨的基隆太需要室內運動空間了。」但大型運動中心興建成本高,而且工期較長,因此謝國樑強調若勝選,他將會活化交通便利、低度使用的公共空間,成立社區型健身中心,打造與民眾生活零距離的運動據點。營業時間設定早上6點到晚上12點,滿足不同時段運動需求的民眾使用。
針對目前台灣小朋友課業壓力重、運動量普遍不足,因此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承諾,未來基隆親子館、祖孫館將結合推廣兒童體適能活動,讓孩子們都能玩得快樂、玩得健康,身心均衡發展。

image source: FB/謝國樑
No.3 台鐵、捷運雙軌並行
基隆市是全台灣通勤比例最高的城市,全市人口36萬人,多達11萬人需通勤到台北上班,因此很多民眾期盼基隆捷運通車。今年10月,鐵道局最新的「基捷環境影響說明書」出爐,規劃採用低底盤輕軌車、月台無閘門等系統,單日旅運量大約9萬人次,這些都是中運量標準,因此被質疑是「假捷運真輕軌」。對此,基隆市長林右昌和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皆表示,「外界有不懂之處,麻煩找交通部。」
為了解決基隆交通問題,國民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謝國樑堅持「捷運及火車共存」,他認為捷運跟火車代表著不同的運輸功能和搭乘目的,絕對不能廢除台鐵基隆站。謝國樑進一步解釋,應該要朝兩者皆以保留的方向來做規劃,雙軌並行才是基隆通勤族真正的需求。

image source: FB/謝國樑
No.4 比照新北提升托育津貼
台灣面臨低薪、少子化困境,新手爸媽不僅要賺錢養家,還要負責照顧小孩,經常蠟燭兩頭燒。國民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謝國樑認為,基隆市的育兒政策應比照新北市,針對未滿2歲幼兒,中央補助第一胎5千元、第二胎6千元以及第三胎7千元之外,另外還加碼公共托育合作聯盟增額補助,未滿2歲幼兒,如果家長將孩子送至加入合作聯盟托育服務暨準公共化的居家托育人員,每月加額補助2千元,若送托合作聯盟暨準公共化簽約之托嬰中心,每月加額補助3千元,最高可以補助至1萬元。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則提出「青年買屋補助兩年利息」、「婚後孕前健檢補助」兩項政見,希望減輕房貸及健檢補助,幫助基隆青年成家、生育。

image source: FB/基隆市中正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No.5 打造基隆科學園區
基隆市就業機會少,造成人口外流,加上生育率遠低於死亡率,3年內流失近萬位市民。為了拚經濟、拚就業,國民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謝國樑喊出「打造基隆科學園區」,成為內湖科學園區的替代方案,串接內湖科學園區與汐止科學園區成為「北北基科技廊帶」,再搭配重整活化六堵工業區、大武崙工業區二期、北台科技園區,希望透過基隆四大就業基地,朝向目標8年創造8萬個就業機會,並創造300億元產值,帶動基隆發展。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表示,未來將透過基隆捷運大眾運輸導向型的開發計畫,打造東台北共同生活圈,吸引內湖、南港的廠商進駐基隆,創造基隆就業機會。

image source: FB/謝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