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買賣預售屋糾紛頻傳,即便是老字號、有口碑的建商,仍會傳出些許紛爭,讓好不容易存到錢,準備下手買預售屋的首購族,擔心自己會遇到無良建商,導致房子、金錢都損失,血本無歸。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列出了網路上討論度最高的10大買預售屋「最怕」遇到的事,讓你謹記前輩們的教訓,買預售屋前一定要注意!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10. 成為斷頭戶
買預售屋的好處就是能分期繳納自備款,但萬一沒分配好金錢或急需動用存款,導致繳不出工程款或房貸時,不僅會失去房子,甚至還會因違約被建商收違約金。
害怕成為斷頭戶的網友表示:「每次想到要貸款總頭殼燒」、「疫情升息當下,房貸方面資金調整好重要」、「房貸繳不出來怎麼辦」。

image source: freepik
9. 被建商一屋多賣
遇到不良建商或代銷,偷偷將一間房打多份契約,賣給不只一人,這就叫做一屋二(多)賣,不幸遇到恐會讓消費者賠錢又拿不到房子,更別說還要花費時間精力打官司,非常可怕。
不少民眾在網路上看到相關例子:「這個真的很慘欸」「這類還時常聽到,感覺不少」、 「預售屋鬼故事每年都有」、「因小失大,求償無門」。

image source: pexels
8. 蓋到一半發生意外事故
近年來預售屋工安意外、火災頻傳,雙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的建案都曾發生過,甚至還有墜樓意外,讓不少買預售屋的民眾人心惶惶,害怕自己辛苦存錢買下的新家,還沒入住就變成事故屋。
這些意外新聞,網友留言:「火災的數量不可思議的多」、「怕死的不敢住,不怕死的只怕沒房住」、「還沒蓋就變凶宅」、「預售屋工安意外不少」。

image source: unsplash
7. 用料不實且未按圖施工
原本施工圖這區為公設健身房,結果蓋出來卻變成瑜珈教室?說好的用頂級建材規格,卻被業者偷偷換成其他等級或次級品充數?買預售屋消費者不得不緊盯整個過程,並且合約要詳細看清楚,如果遇到缺料替換的廠牌要仔細規定,才能避免建商用料不實且未按圖施工等問題發生。
過來人也都強烈建議要注意:「真的要買大建商,不然有風險偷工減料」、「這塊真的簽約的時候要問清楚」、「建材設備表跟同級品真的很容易被忽略」、「建材磁磚挑台製的真的好些,少一點被換料的風險」。

image source: pexels
6. 房子有瑕疵
預售屋交屋後才發現管線外露、牆壁不平整、磁磚空鼓?但都點交了欲哭無淚怎麼辦?這是不少消費者很擔憂的問題之一,對此,學長姐們都認為「驗屋」這筆費用絕不能省,藉由專家來檢測新家狀況,才能找到那些肉眼看不出來的瑕疵問題。
建議一定要驗屋的網友表示:「我就有驗到漏水,建商就打打針」、「一定要驗屋,無良奸商太多」、「重大瑕疵驗屋遇爛建商也沒用,小問題建商有1~5年保固」、「只能說建商有好有壞,好建商驗屋就比較輕鬆一些」。

image source: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