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值六月,你是馬上要開啟人生新階段的高中畢業生,還是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抑或是一聽到「畢業」兩個字就忍不住心頭一顫的「研究生」呢?對許多研究生而言,六、七月是個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時節,常要面對許多關於「畢業」、「論文進度」等讓人想一秒逃走的問題,每每被問起總是面有難色。
其實不只在畢業季,日常生活中面對背負著沉重論文壓力的研究生們,可是有許多千萬不能提出的禁忌問題喔!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出了「研究生的十大地雷禁句」,如果你身邊也有研究生朋友,請務必要讀過一遍!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NO. 10 「請問助教……」
研究生在學期間擔任一、兩堂課的助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助教的工作有時會十分繁雜忙碌,除了要影印資料、發布課堂公告、批改考卷外,還必須處理所有學生的大小雜事。雖說為學生解惑是助教的職責,但某些「伸手牌學生」的提問卻常讓人感到困擾。
像是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問、提問的內容明明就有寫在課堂公告中等等,甚至還有人連寄信提問的格式、問題都亂七八糟難以理解,不然就是超沒禮貌,常讓擔任助教的研究生們忍不住崩潰,網路上也常會看見苦主助教們的發文:「寄信真的要有禮貌」、「有問題應該先試著自己討論而不是一直打擾助教」。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NO. 9 有要繼續讀博士嗎?
碩班到博班的過程在很多不了解研究生生態的人眼中就像高中升大學那樣,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升學歷程。常會有人覺得「都讀到碩士了」當然要往上追求更高的學歷。不過對研究生而言,每日被論文進度纏身已經苦不堪言,根本不敢想像再往上念博士的日子。
是否要念博士,對很多研究生來說是難解的一道題,網路上也常有人發文詢問「該讀博士嗎?」從職涯考量來看,其實會繼續念博士的人本來就不算多,但旁人有時候很難理解不繼續讀的理由,只會不斷追問,讓許多研究生們苦不堪言。「讀博士」這件事也漸漸變成別人揶揄研究生的梗之一,在網路上就常常看到有人問自己的研究生朋友:「簽博嗎?」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NO. 8 科技部計畫寫了嗎?
「科技部計畫」是讓許多研究生都聞風喪膽的名詞。研究所期間,常常會需撰寫所上大大小小的計畫。許多人都表示,寫科技部計畫的過程相當痛苦,常需要花費大把時間,折磨人的程度簡直跟論文有得比。
除了計畫本身的撰寫,還需要處理倫理審查問題,大費周章後的結果,甚至常常被判定為「不予通過」,讓人欲哭無淚。各種悲慘的經驗讓「科技部計畫」一詞成為研究生不願提起的痛,在面對相關問題時總是想摀起耳朵,不願再想起那段回憶。網路上就常常有研究生抱怨,「科技部計畫的流程超級煩」、「期末考已經夠累了,還被要求以科技部計畫優先」。
延伸閱讀:社群小編真敢玩!10大跟風時事的熱議哏圖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NO. 7 論文/實驗進度如何?
「論文」是研究生最主要的壓力來源,更是攸關能否順利畢業的重要關鍵。為了早日畢業,研究生們每天都被論文、實驗進度追著跑,一個弄不好可能還需要全部重頭來過,在研究所生涯,論文、實驗就像一個無限輪迴的大型地獄。
有時候研究生們也會想放下一切好好休息,但這時未完成的進度又會一直浮現腦海,根本不論何時都無法放鬆,簡直被折磨得苦不堪言。所以,下次遇到研究生時,千萬別再不識趣地問他論文進度,隨便戳別人的痛處。就曾經有人在網路上發起了「研究生禮貌運動」,呼籲大家:「切勿詢問研究生論文進度。」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NO. 6 指導教授是誰/找好了嗎?
很多準研究生在入學前就會開始找指導教授,若是動作太慢,名額很快就會被佔滿了,也常有教授拒收人的情形發生,因此「找指導教授」可以說是讓研究生們非常頭痛的問題,嚴重的話甚至會面臨找不到的窘境。網路上也常常看到有人發文詢問找教授相關的問題,還有人直接表示「找到崩潰」、「一直被家人問教授找好了沒壓力好大」。
在研究生面臨找教授困境時,不知情的旁人又一直詢問,無疑是雪上加霜。此外,也有人因為跟指導教授處不好、關係尷尬,而不喜歡跟別人談論相關話題。研究生和指導教授的關係有時相當敏感,因此相關的問題最好還是不要隨意提出。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