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OVID-19疫情不斷威脅本土社區,指揮中心在去(2021)年5月開始推動「1922簡訊實聯制」,國人若是前往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必須依規定掃描QR Code或手寫實聯制,確保未來能夠提供政府單位進行疫調使用。
不過因為超商傳出多起店員勸導後受傷、匡列隔離入住防疫旅館自費等事件後,出現不少民眾不願意做實聯制的現象,也讓人擔憂未來尋找相關接觸者恐怕更加困難。
想要了解為什麽這些人不想做實聯制嗎?今天就跟著《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來一探究竟網友熱議背後的10大原因吧!
image source:Facebook/蘇貞昌

No.10 沒有投保防疫隔離險
2021年初台灣產物保險強勢推出「防疫神單」,若是被匡列隔離就能獲得10萬元賠償,也讓民眾紛紛排隊搶買,近期也有富邦產險、中國信託產險、新光產物保險、和泰產險、兆豐保險等單位祭出防疫保單,民眾重視細節則包含保費額度及理賠金額等。
儘管多數事前投保防疫險的民眾都會放心掃實聯制,不過也有網友認為「考量到半月沒收入 ,5萬防疫險其實還倒賠」,也讓沒有投保的人擔心若是被匡列隔離,恐怕無法負擔經濟支出,因此選擇不做實聯制。

image source: 翻攝PTT
No.9 有些假的實聯制詐騙個資
實聯制因為疫情逐漸融入國人日常生活中,掃描QR Code也成為進入公共場所的慣性動作,但日前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貼出公告,表示有店家的QR Code遭到不肖人士蓄意更換,民眾若是一時未查,掃描該連結後就會導流至高額付費號碼,消費者荷包也會因此大失血。
該新聞一出也讓網友人心惶惶,「這種時間了,還有人動歪腦筋」、「詐騙集團真的是什麼都幹得出來」,也有人喊話要政府針對賺取災難財的人祭出重罰,確保實聯制不會淪為詐騙集團的賺錢途徑。
延伸閱讀:翻攪飯菜「像監獄」只排第2! 檢疫所10大話題掀熱議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No.8 疫情趨緩覺得實聯制非必要
雖然本土仍有零星確診個案發生,但是相比2021年5月三級警戒爆發、本土嚴峻疫情時期,民眾多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2月25日已提升至76.70%,加上國人警覺意識較強,外出都會隨時配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多擁擠的場所,也讓近期的疫情相對緩和。
有網友就分析實聯制在疫情趨緩下沒有意義,「現在防疫警戒是幾級啊?」、「疫苗滿到打不完」、「浪費大家時間,口罩戴了其實也就夠了」、「防疫做太好每天+0就覺得沒意義」。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No.7 手寫實聯制個資可能外洩
消費者若是身上沒有攜帶手機,店家也會提供紙本登記,確保每位入店消費的客人都能落實實聯制動作。不過最近有超商店員反應有人寫實聯制「寫非常久」,店長上前仔細看才發現對方正在抄寫其他客人個資,也讓網友大嘆「太恐怖了吧」。
網友對此行為也透露手寫實聯制恐暗藏個資外洩風險,「可能大家都寫在同一個本子上,就直接看得到」、「單張資料表交給店員真的還比較好,沒想過有人會去抄別人的個資,以後如果碰到大本子填寫的要小心了」。

image source: 網路溫度計
No.6 隔離完出關薪水工作都沒了
讓民眾不願意做實聯制的原因還包括「工作」、「薪水」問題,有網友曾在網路論壇上發文,表示「每掃一次實聯制,就有機會中隔離14天大禮包」,若必須由專車載往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卡一刷,一個月薪水沒了,隔離完工作也沒了」,該文PO出也立即引來廣大網友熱烈討論。
儘管指揮中心提供隔離者每日1000元補貼,網友也無奈反應「其實會猶豫掃實聯制,被隔離找罪受還損失金錢」、「光隔離費+薪水就要10萬起跳了,誰還敢掃實聯制啊」、「我一掃是一個半月薪水」。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