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各產業受到衝擊,全球企業以遇缺不補、無薪假來解決人力配置的問題,讓就業市場面臨危機,為讓莘莘學子在職場中能以多元專業面臨各種大環境的變化,許多大學推出「跨領域課程」,希望將學生打造「π型人」橫向發展專業能力!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排名擁有10間以上院所、或是40個系所的大學,看他們如何發揮學校資源,讓學生一畢業就成為企業搶著要的跨界人才!
image source:pexels(示意圖)

NO.1 台灣大學
全台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大學「台灣大學」目前有11個學院、54個學系、103個研究所,為培養學生跨領域能力,台大在110年推動領域專長課程,提供200至250個領域專長課程,還將輔導企業選才時多看領域專長證書。
台大推出「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在2021年7月通過教育部審核,學生可以「自組必修學分」突破科系、學校限制跨領域學習,預計在今年9月上路。

image source: FB/台灣大學
NO.2 清華大學
與新竹工業區、國家實驗室相鄰的清華大學,擁有豐沛的研究能量,可說是實施跨領域學程的領頭羊,清大獨創「雙專長」學位,讓學生在128個畢業學分數內,同時獲取兩個不同科系的學位。
目前清大擁有11個學院,其中包含台北政經學院TSE及清華學院、26個學系,在2021年底啟用半導體研究中心,包括元件、製程、材料、設計4部,期待培養出具備半導體通識與跨領域對話能力的人才。

image source: FB/國立清華大學招生策略中心
NO.3 政治大學
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軸的政治大學,擁有11個學院、34個學系,並「創新創業學院」與「人文創新數位學院」兩個跨領域學院,培養創意、創新、創業三創人才。
更在2021年成為亞洲16所頂尖大學組成的「全球未來產學人才培育策略聯盟」,分享教育資源,規劃華語、臺灣現代與傳統藝術等具台灣特色的課程,與業界講師合作,培育未來產學人才。

image source: FB/政治大學
NO.4 成功大學
擁有「北台大、南成大」美譽之成功大學,是全台首創「研究總中心」的大學,成為國內第一個整合校內資源成立自給自足研究中心,目前擁有9個院所、41個系所。
成大更首開國內大專院校先例,自2020年推出「創新18週(15+3)課程」,除了固定的專業課程外,另外有3週線上學習或參加工作坊的彈性跨領域課程,課程不分系,希望加深學生跨系所合作,培育未來的人才。

image source: FB/成功大學

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學,擁有13院、61系組及2個學位學程,學校資源與學生人數眾多,是以北部私立大學為主力的「優久聯盟」成員之一,包含師資、圖書、選課等資源都可共享,讓學生資源最大化。
文化大學也推出跨領域學習網,除了通識課程四大領域外,四年前新增「跨域專長」,舉凡文學院的故事寫作、外語學院職場英語溝通、理學院資料分析、法學院法律生活等課程,都可以跨域修課,希望透過多元、彈性及跨領域學習這3支「穿疫箭」,讓學生擁有多樣專業,迎接後疫情時代。
延伸閱讀:一畢業就贏得職場競爭力!全台10大私立大學求職人氣排行榜
image source:FB/中國文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