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不想生孩子原因大調查
根據2021年美國中情局發表的全球總合生育率預測報告指出,台灣的生育率名列全球倒數第一,許多網友哀怨「低薪」、「房價、物價太高」是不想生的主因,也有許多人為了自我實現、工作職涯等規劃沒有育兒打算,為了鼓勵生育,政府也多次推出生育相關補助,包含育兒津貼、產檢補助、產檢假增加等措施。
加上新冠肺炎今年在台爆發,許多人面臨收入銳減、被資遣等影響,讓人打消生小孩念頭,《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引擎》調查疫情後台灣網友不想生孩子的十大原因,而政府祭出的育兒補助,是否又能成為民眾生小孩的助力呢?

NO.1 買不起房不能給孩子一個家
根據《今週刊》報導,在台北有超過6成5的年輕人因買房壓力而考慮不生小孩,薪資與房價的落差,也讓年輕人更沒有信心能夠給孩子一個家,網友大嘆「繳房貸就沒錢了,哪有錢養小孩」、「真的不敢生 生了要給小孩怎樣的一個家」。
雖然也有網友提出「租房輕鬆多了」,但對許多人而言,房價繼續漲只會讓人經濟壓力更大,深怕孩子出生也是一起吃苦。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2 低薪養不起小孩
「沒有錢萬萬不可」這句話完全體現在生小孩上!雖然收入可不可觀、夠不夠用每人心中自有一套標準,但許多人認為薪水光是扣掉生活費、房租、給父母的孝親費就很勉強了,更何況養育小孩又是一筆大開銷,加上今年面臨疫情衝擊,更勸退年輕人生小孩的念頭。
雖然「窮養」也是一種方式,但對現代人來說,既然不能讓小孩過上衣食富足的生活,不然把這些錢留著讓自己享樂,說不定還能置產、投資,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更好。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3 社會、職場對孕婦不友善
雖然政府祭出產檢補助假增加到7天、留職津貼提高到8成薪,但還是有許多孕媽咪遇到不平等的職場待遇。像是有網友就抱怨在懷孕期間收到資遣通知,讓她擔心「剩下四個多月寶寶就要出生了,也不可能再找工作」。
但也有網友認為,孕婦同事請產假會導致工作落到別人上「身邊有一到職就去生產的孕婦,結果請完假就離職了」,立場不同也讓大家對於孕婦在職場上的定位各有想法。

image source: pixabay
NO.4 沒時間照顧小孩
現今雙薪家庭比例佔多數,許多人感嘆下班後就累死了根本沒時間、餘力再照顧小孩,網路上也時常出現「工作太忙,沒時間陪伴孩子怎麼辦」、「為了顧孩子沒有自己的時間」等討論,網友也擔心沒有時間照顧小孩,可能會導致小孩有「走歪」的風險,所以許多人寧願「膝下無子」也不想承擔因沒時間照顧小孩而產生的風險。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5 考量身體健康狀況
有些時候夫妻達到共識希望共同孕育新生命,但礙於身體健康考量,不得不放棄這個決定!有網友擔心自己有先天上的缺陷怕遺傳給小孩子,所以沒有生育打算,也有人可能是面臨排卵功能異常、精液異常等問題導致不孕。國健署建議,不孕症發生時,男性、女性應同時檢查。

image source: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