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從雙北開始升級三級警戒,隨著確診數不斷飆升,範圍擴大到全台,更從原本的6月14日延長到28日,民眾必須減少外出,避免人與人接觸,指揮中心也呼籲企業實施遠距辦公,過去鮮少有機會在家上班的民眾,也不得不適應這些防疫新生活。
不用進辦公室、省去通勤,起初有不少網友喜歡遠距上班模式,不過隨著疫情嚴峻,也出現了不同討論,究竟居家上班有哪些我們以前從未想過的煩惱呢?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告訴你,近期網友討論度最高的前十大「戳破居家上班美好泡泡」事件,快往下看看,你是否也有遇到!
image source: freepik

NO. 10 工作變繁瑣規定很多
少了面對面溝通,居家上班只能透過文字、視訊會議,原本在辦公室可以直接一兩句解決的事情,變成要一直用mail回來回去,還有不少網友反應,在家辦公狂被丟工作,沒有下班感覺,還得定期回報進度,更誘人分享自己公司的奇葩規定「五分鐘內要回line」、「工作日誌早中晚都要填」、「8小時全程要視訊」讓工作更繁瑣,讓鄉民大嘆「感覺一點都不好」。

image source: freepik
NO 9 整天開冷氣擔心電費爆
台灣疫情五月中爆發期間,正逢步入夏季,平常能到辦公室冷氣免費吹到爽、冷要穿外套,進入居家上班後,整天坐在電桌前,長時間運作的電腦散發陣陣熱氣,外頭氣溫漸升,悶熱讓想省電的上班族們都忍不住大開冷氣降溫,以前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外,現在改在家長時間使用冷氣、電燈,配合6月開始的夏月計費漲價,讓很多人都擔心電費爆掉,變成居家上班隱形成本。

image source: freepik
NO. 8 衛生紙等物資用超快
不少網友多少都當過「薪水小偷」,像是上班偷看影片偷閒,上廁所一趟就蹲半小時偷時間,還有人拿公司衛生紙等物資,但是不能進辦公室後,這些曾經從公司用過的東西,通通得回到自己身上,像是電費自己付、衛生紙等物資消耗超快,都是許多鄉民在居家上班後才驚覺「平常可以蹭的都不見」、「開銷變大」、「我都不知道我平常衛生紙用這麼快」、「水費也增加」。

image source: freepik
NO.7 硬體設備差降低效率
遠距上班雖然可以穿得隨便,素顏不洗臉,坐姿歪七扭八沒人管,但是舒服得了一時,不一定能舒服得了一世,對租屋族而言,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辦公室等級的舒適座椅、明亮燈光,有網友分享平常「基本上是餐桌都拿來當書桌用」。
長時間在不舒適的環境下盯著電腦螢幕,開始出現居家辦公後遺症如「手腕超不舒服」、「家裡椅子超硬,腰超痛」、「眼睛爆炸乾」等,由於家裡空間有限,設備根本很難擺到舒適位置,網友大嘆「公司光椅子桌子等級都屌打」。

image source: freepik
NO.6 家人伴侶相處太久易吵架
在疫情未爆發前,早上起床搭車上班,下班才會回到家跟家人、伴侶相處,分享今日遇到的事情,但居家辦公後,24小時都得跟對方乾瞪眼,如果彼此感情好,只是變得話題漸少還好辦,但若是處不來的家人,一整天都得待在同一屋簷下,對不少網友來說「簡直是惡夢」。
相處時間拉長,大小事都容易爭吵,更不用說還得一邊處理工作,對夫妻或男女朋友而言,進入比同居更密集接觸的時期,上班模樣、生活真實面一覽無遺,讓人有點懷念正常上班的時光。

image source: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