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人生享受當下,與親朋好友相聚,幾杯黃湯下肚,雖有時能怡情快活,但過量飲酒就可能會喝到失態、發酒瘋、斷片等,其實是在自損身體,甚至還有些人自己喝還不夠,還會要求別人拼酒,很可能間接害到別人!
「喝啦~」、「我乾你也要乾!」你是否也在聚會上聽過這些追酒台詞呢?台灣人愛熱鬧,但這樣的勸酒文化,已經不是品酒,而是瘋狂勸酒,讓很多人感到困擾,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要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來盤點,十大網友最不受歡迎的「勸酒」行為,你是否也遇過?
【網路溫度計】提醒您-
◎飲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未滿18歲者禁止飲酒
image source:freepik
NO. 10 不喝就是看不起對方
不管是在工作應酬,還是赴朋友的約,都很常聽到這句話,只要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敬酒的人,把你營造成不合群的角色,讓即使不太會喝的人,也得在那樣的氛圍下,乖乖把黃湯吞下肚。
但這樣的言語,不僅是情緒勒索,也讓人非常反感,喝酒本來就應該細細品味,強迫對方反而失去了原本的美意。

image source: pakutaso
NO. 9 酒倒超滿表面張力
有時候即使配合對方,小喝個一兩杯,但是愛勸酒的人,總是不會輕易放過身邊的人,不讓桌上酒杯有空掉的時候。
你才剛喝完一杯,他馬上就幫你倒酒,這時喝的如果是啤酒,還會等泡泡消掉,把酒裝滿到呈現「表面張力」,拿起來不小心灑出來,又得被罰酒,這樣狂喝不僅傷身,還會弄得桌面一團亂。

image source: pakutaso
NO. 8 一定要你乾杯
原本喝酒應該是慢慢的喝,去感受各類不同酒種醞釀出的風味,但是延伸出的勸酒文化裡,常常會看到有人被拱「乾杯」。
不管是充滿氣體的啤酒還是烈酒,你一定都聽過有酒鬼喊「拎啦」、「一口乾」等,使人短時間喝下大量酒精,造成傷胃、影響中樞神經,讓人記憶力跟判斷力失常,也是造成許多交通事故的元兇。

image source: freepik
NO. 7 說要幫你找代駕、叫車
聚餐赴約原本不想喝酒,就算你把開車或騎車當藉口拒絕飲酒,勸酒的人還是會幫你找方法,像是「開什麼車,我幫你找代駕」、「再陪我喝一輪,我幫你叫車回家」,就是要把你拉下來一起喝,但通常這樣說的人,也會喝得不省人事,最後你還是得自己叫車回家,不小心吐在車上,你還得多付一筆清潔費,弄壞身體又傷荷包。

image source: pakutaso
NO. 6 對方瘋狂敬酒
在西方通常是開飯前敬酒一次來慶祝某件事達成,或是給予祝福與感謝團聚,但是在亞洲,敬酒不管是開飯前、中、後,喜歡勸酒的人總是喜歡不停的「敬酒」,若對方是長輩或是長官,更使人難以拒絕,不知不覺喝下過多的酒精,到最後只是為了喝而喝,反而忘記了原本敬酒的初衷,那倒不如以茶或水代酒更能傳達祝福。

image source: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