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何疑難雜症想了解?或是有想看的排名主題?►點我提供題目
台灣政治人物常出現選前選後兩套標準,甚至是先釋出政策風聲,看網友反應「拔草測風向」後再一邊修正的情況,因此常被網友們用「轉彎」、「髮夾彎」來形容一個人立場今昔非比,或是原先訂定的政策突然改變。
雖然很多時候是因應「時空背景不同」,或是情況快速發展的「滾動式修正」,但看在網友眼中,一改再改不僅會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挨批轉彎的罵聲當然也是少不了。
今年《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要來調查2020年政府有哪些轉彎爭議,讓網友爭執不休,哪個事件又是網友心中印象最深刻的年度最大「髮夾彎」。
延伸閱讀:《全明星運動會》激情爆發、熱血沸騰!十大最受網友關注黃金選手來了
image source:pxhere

No.10 前瞻軌道政策預算腰斬
過去中央前瞻計畫軌道建設的項目,編列高達4241億元預算,但在國發會新公布的前瞻2.0計劃中,卻直接被腰斬剩下1903億元,挨批是畫大餅騙選票,特別預算編列草率浮濫,現在急剎車才說砍就砍。
針對轉彎一說,交通部林佳龍出面回應,強調政策沒有轉彎,僅是預算編列上的調整,「沒有任何一項會改變」,先前推動的重要軌道建設都沒有改變。

image source: facebook
No.9 萬元急難紓困一改再改
為了因應疫情帶來的衝擊,中央5月初匆忙針對有工作但無軍公教、勞保的加保者,排富加發1萬元急難紓困補助金,卻因為申請程序複雜上路後被罵翻。
中央急轉彎宣布簡化流程,改為僅需檢附身分證,並簽立切結書敘述因為疫情影響工作收入的部分,由政府查證後核發。但許多第一時間跑去申請的人仍幾經折騰,招致不少罵聲。

image source: 翻攝自網路
No.8 酷碰券跳票改發三倍券
為了振興經濟,經濟部原先規劃要發放酷碰券,擬規劃行動支付綁定,採用「折扣優惠」的方式,提供民眾消費滿4000元可享1000元折扣,卻因為收到不少反彈的聲音,緊急重新檢討實際執行方案,強調「絕對不可能發消費券」。
最終酷碰券政策確定跳票,發放紙本和電子混搭的振興三倍券,網友原先說酷碰券政策會大轉彎的預言意外成真。

image source: 翻攝自TVBS/YouTube
No.7 自付差額醫材上限喊卡
由健保署費時超過1年廣邀各醫學會討論,原訂於8月上路的健保差額醫材收費上限,公告後引起醫界的強力反彈,就連陳時中親上火線說明也無法平息風波,索性在上路前緊急喊卡。
該新制最後改採「極端值管理」並於9月上路,超過極端值收費標準的醫材須調價或是說明收費標準,但這樣草率轉彎訂定的標準,仍遭致不少醫界人士批評不懂極端值標準,甚至有許多自費醫材乾脆漲至極端值,成為變相建議售價。

image source: 健保署/FB
No.6 公費流感疫苗政策轉彎
今年公費疫苗10月5日開放接種後,短短10天就達到45.3%的使用率,讓衛服部長陳時中緊急在10月16日宣布,全面暫緩「50至64歲健康成人」接種。政策急轉彎讓不少人痛批中央「朝夕令改」,許多地方基層一開始廣為宣傳,喊卡後只能無奈承擔第一線民眾的怒火。
陳時中對此解釋,政策轉向是為了避免疫苗提早用完,排擠到幼兒、老人高風險族群,非高風險的健康人會「再視情況考慮恢復」。

image source: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