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韓的「N號房」事件在網上炸開了鍋,性剝削事件越演越烈,事件曝光後震驚各界,南韓青瓦臺請願網站更有超過250萬人要求公開嫌犯長相,難以置信這宛如電影電視劇般的誇張情節,居然正在真實上演著。
細數南韓多元的電影題材,就有不少改編自真實社會事件,有些挑明著翻拍,有些則是隱晦暗示,今天的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帶大家看看那些經典的社會寫實韓國電影,揭開南韓光鮮亮麗背後的陰暗面,也能在亂世中彼此警醒與省思。
image source:imdb
第10名:《孩子的自白》(小委託人)
《孩子的自白》就是改編2013年韓國慶尚北道某地發生一起兒童遭虐致死案件,劇中李東輝飾演的律師,聽見女孩多彬殺死弟弟民俊的衝擊性自白後,讓他決定追查民俊死亡的真相。
現實案件中自稱是兇手的女童,其實是被繼母逼迫謊稱犯罪,親生父親與繼母平時更是對她們施以虐待,引起社會撻伐,這起案件更讓韓國國會通過兒童虐待犯罪相關的懲處特例法,對社會影響甚大。

image source: imdb
第9名:《正義辯護人》
《正義辯護人》描述一位稅務律師因為一起案件,決意冒著得罪獨裁者的風險,投身人權運動,這個律師角色在歷史原型上就是韓國已故前總統盧武鉉。
貫穿全片的「釜林事件」發生於1981年的釜山,當時全斗煥政府正在整肅赤色分子,以「閱讀禁書」為由逮補在釜山組讀書會的22名大學生,並以違反《國家保安法》罪名起訴,電影帶觀眾一窺獨裁政府下的釜山,人權受到嚴重侵害的光景,讓人對當時司法的黑暗與不公感到氣憤。

image source: imdb
第8名:《海霧》
《海霧》改編自2001年的10月發生的真實事件,當時韓國海警查貨韓籍漁船「泰倉7號」涉嫌運送60名中國籍公民偷渡到韓國,而這60名偷渡者中有25名福建籍人士因船艙密封缺氧窒息死亡,屍體被拋入大海。
導演特意把背景設定在金融風暴席捲亞洲之時,劇中船長哲洙被逼到絕境,鋌而走險和走私集團合作,全劇探討著在極限的困境下,人性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也讓大家看見在船艙裡,人與人之間會因為惡劣的環境與迫人的情勢產生什麼變化。

image source: imdb
第7名:《7號房的禮物》
《7號房的禮物》改編自1972年發生在江原道的真實案件,當時被以「涉嫌性侵殺害警察幹部女兒」的鄭某,被判處無期徒刑,直到多年後,才經法院再審洗脫罪名。電影中柳承龍飾演一名智商能不足的爸爸,和女兒相依為命,卻因捲入一起案件扛下莫須有的罪名入獄,最終被判死刑。
這部最大的哭點莫過於,獄中那些「壞傢伙」們深受柳承龍愛女之心感動,聯手幫忙他把女兒帶進監獄讓父女重逢,無奈當時無法翻案,柳承龍遭受行刑而亡,小女孩則在長大後在法庭上為當年冤枉的爸爸洗刷冤屈。

image source: imdb
第6名:《揭密風暴》
《揭密風暴》改編自南韓科學家造假幹細胞論文的真實事件,這件事不但讓南韓全國上下蒙羞,更在全球媒體的報導,是當時的世界大醜聞。
整部電影節奏不是那種緊湊強勁的路線,卻讓人在步步追查、層層揭露的過程中,看著種種亂象萌生「心有戚戚焉」的感慨,同時也把「媒體是社會力爭奪真相的場域」刻劃淋漓盡致。

image source: i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