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何疑難雜症想了解?或是有想看的排名主題?問問題經採用送你喝全家咖啡►點我提供題目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生活各式各樣的食物就像人生一頁頁書籤,記錄你我某段時期獨一無二的美好食光。
所以不少人長大後,都十分懷念兒時一天到晚衝巷口柑仔店,用手中黑到發亮的銅板,跟老闆討零食的幸福滋味。
同時也不禁感嘆「現在孩子好可憐」,隨著雜貨店一間一間倒,古早味零食日趨罕見,取而代之的是口味新奇、甚至來自海外的零食,無形中似乎漸漸少了一種雋永溫度。
不過沒關係!《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過去一年網路聲量,幫你將美食記憶找回來,看看哪些童年零嘴不僅涮嘴,還叫出社會的網友永生難忘!
image source:Bryan, Flickr CC License
16. 飛壘口香糖
1980年,以前所未見歡樂形象登場的「飛壘口香糖」,廣告一出就紅遍大街小巷,因為其口味香甜、質地柔軟,讓大小朋友都能一邊嚼、一邊吹出無敵大泡泡,而且大到你一個不小心,就會因為泡泡破掉,而黏得滿臉都是,如此新奇吃法,自然在當年蔚為風潮,甚至刮起台灣一陣吹泡泡比賽熱潮!
「最愛葡萄口味!」
「我的泡泡可以跟我臉一樣大」

image source: IG@nig_on115
15. 大豬公
雖然古早味零食「大豬公」根本不是豬肉製成,本質上為曬乾的魚肉,而且上頭有滿滿色素,會讓你吃完舌頭紅吱吱,但經過醃製調味,並添加麥芽秘方,大豬公的神奇滋味仍然叫人忍不住一片接一片,寧願冒著被老人家罵不健康的風險,每回造訪老街或行經罕見的柑仔店時,直接一桶桶抱回家!
「這真的超級好吃,上課的好夥伴」
「我都買3公斤整大包的」

image source: 蝦皮購物
14. 口紅糖/口紅棒
緊接著是擁有跨世代魅力的「口紅糖」,在當年,它可說是女孩身上的必備潮物!因為其外觀如同媽咪梳妝台上的鮮豔口紅,拿在手讓人有種自己是小大人的成熟自信,所以無論上課時間,還是校外教學,只要三不五時打開蓋子,轉一轉,接著把糖果含入口或塗抹嘴唇,保證你成為同學之間的焦點!
「以前真的會拿來塗嘴唇,然後黏頭髮」
「小時候超愛學媽媽在鏡子前抹口紅糖」

image source: go2tutor
13. 巧克力條/巧克力牙膏
雖然「巧克力條」跟「巧克力牙膏」造型不同,但很多人把它們歸類為好兄弟,因為其巧克力醬都十分濃郁且滑順,叫人欲罷不能的擠擠擠、吸吸吸,想盡辦法吃乾抹淨,解鎖童年時期的新成就!此外,夏天時還有不少人喜歡把它們拿去冰,清涼口感有種大啖冰淇淋的幸福錯覺。
「我真的每次都吸超乾淨」
「小時候都跟媽媽吵拿它來刷牙」

image source: LINE購物
9. 足球巧克力/哈哈球
外觀五顏六色、造型超經典的「足球巧克力」,因為以前2顆只要1元,所以推出後擄獲不少七、八年級生的心。但你知道嗎?其實它本名叫「哈哈球」,早在1980年代就上市,所以40年來大家都搞錯名字了!不過好吃就好,香濃巧克力球放入嘴中慢慢化掉的滋味,仍溫暖許多人的童年。
「我可以1天吃20顆以上」
「小時候拆包裝都會小心翼翼的拆」

image source: IG@eatqueenll_foo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