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仲《魚仔》:「看魚仔在那游來游去 游來游去...這幾年我的打拼跟認真,都是因為你」這首歌點出許多人積極為自己家鄉打拼的奮鬥精神。


許多原住民部落傳統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沒落,但為了自身家鄉的美好,青年覺醒意識逐漸喚起。在屏東牡丹鄉,有著宛如世外桃源的南排灣族高士部落,因開發早、經大量漢化,青年們又長期在外地求學,使得部落文化已快漸漸流失;其中八八風災更重創了高士部落,於是社區發展協會希望能將當地古老的故事融合金工,幫助部落重建,因此「鑫工坊」也隨之誕生。
鑫工坊的創辦人-蘇政元,用對部落的僅存記憶、金屬為素材,打造專屬部落的金工藝術,起初有著滿滿信心能將文化維持,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注重部落文化的人越趨減少,蘇政元決定離開,但在外闖蕩後還是二度回家只因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而回到家鄉,再加上近年也越多年輕人回到部落、一起致力維護部落文化,能看到青年們為傳統的部落文化帶來永續流傳的新前景。
image source:大紀元
No.9 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的理念是改善社會,但究竟要如何結合當地特色、再加上人文、藝術、文創,甚至是公益達成社會企業的理念,都是條青年走起來不容易達到的路,但現今有政府的協助,讓越來越多的青年願意投入社會企業行列,既能兼顧商業利基和社會公益,例如將書店的營運模式複製到偏鄉照顧弱勢孩子。政府也期許有更多願意投入社會企業的青年不管是到偏鄉或者是回家鄉發展,拓展人才、將社會公益亦納入公司的營運考量,創造雙贏環境。

image source: yogeev
No.8 老屋重建
許多青年會回到家鄉將老屋、舊建築改造後作為民宿、餐廳、或是販賣在地文化產品等,促使帶動當地觀光發展。位於南投海拔800公尺高的山林裡,曾被《天下雜誌》選為台灣最美民宿「天空的院子」是民國68年次的何培鈞所創辦,他說「看到這間古厝,我找到人生最想做的事情,所以決定放下身段、放下一切。」當年對攝影有愛好的何培鈞看到這間古厝後便在心中刻劃下深刻印象,決定到山上找文化,四處籌錢、靠著自己一磚一瓦的修復,讓古厝煥然重生。

image source: facebook/天空的院子
一講到台北,許多人的既定印象大多都是熱鬧繁華的城市吧!但在這喧囂的都市中,還有這些傳統建築也快漸漸被世人遺忘,這時候就是在地人該站著來的時候了!台北城市散步的發起人-邱翊,本身為大稻埕人,創立了有著台灣唯一中英日語步行導覽的服務團隊、要讓世界看到更多不同的台北。
邱翊從部落格即開始介紹自己的家鄉,不斷找尋這城市獨有的特色與文化,以民宿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以導覽帶更多觀光客深入認識、體驗台北。從艋舺、臺北城到大稻埕,每一處的民俗傳統文化都等更多人來發現,致力於將不同於世人印象的台北,老舊卻不失民情,帶大家認識更多不同角度的台北。
image source:CMoney


開咖啡廳想必是許多人曾經的夢想過吧!但在都市中的小角既不起眼租金又貴,風潮很快就過,不易在都市裡生存。
於是19歲的陳柏翰為守住50年老屋祖厝,長期在外多年唸書後還是決定回家鄉守住獨特的台灣茶香味,採白天泡茶、咖啡給客人,晚上當學生,想讓大家知道其實興趣也是可以當飯吃的!
回到屏東家鄉的三合院祖厝將老屋重建成4、5坪大小並有著玻璃天窗的觀星咖啡廳,有別於現今網路總是存在許多網美打卡店,陳柏翰更希望存在這老房裡的兒時記憶能夠不被遺忘並傳承給更多來此觀光的遊客,不僅將家鄉的傳統留下,也希望將台灣茶的特色能夠永續發展,希望家鄉的美能夠被更多的人所發現。
image source:facebook/屏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