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有計畫結婚或生小孩的話,除了先找到另一伴,還要有一顆超強心臟,因為生養小孩跟抱抱、玩玩親友的小孩,絕對是天跟地的差別。古語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多數人肯定是當了爸媽才開始學習怎麼成為孩子的爸媽,可惜這年頭什麼補習班都有,就是沒有專門教人當爸媽的補習班。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運用《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找出當上新手爸媽的網友們在那些陪著新生兒的日子裡十大最怕遇到的事,快跟我們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什麼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挫」呢?

No.10 半夜發燒
孩子發燒這點不管是不是新手爸媽其實都會很緊張,而且奇怪的是發燒常在半夜突然發作啊!試想一下自己睡到半夜,旁邊的孩子出現很不舒服的樣子,伸手一摸體溫很高,管它現在是半夜幾點,媽媽一定會立刻彈起來找耳溫槍、拿冰枕、退熱貼,更何況新生兒只要體溫超過38度就是發燒,要用很嚴肅的心情看待,因為新生兒的免疫系統極不成熟,只要確認發燒最好立即送急診,管它現在是不是半夜、明天要不要上班!

image source: youtube
No.9 太早長牙或沒長牙
寶寶什麼時候要長牙,不是Google一下就有答案,一般來說長牙的速度跟生長發育、遺傳有關,多數寶寶通常在九個月大左右長牙,但確切時間真的沒人知道呀!長牙會讓寶寶輕微不適,照顧上會變得棘手,但如果二、三個月大就長牙,常會讓親餵母乳的新手媽媽心驚驚,因為不小心被咬到可是會想使出如來神掌的;相反如果九個月大還沒長牙,肯定會被親友問到翻掉,不過只要寶寶在1歲半前長出第一顆牙,3歲前20顆乳牙全長齊就可以了。

image source: justdakhila
No.8 抓周
抓周是古早時代對孩子未來的神預測,就是父母長輩想提前知道寶寶長大後會成為何種成功人士的測試方法。換到現代可能很多爸媽只是純屬有趣好玩,讓寶寶抓周體驗,算是替孩子過一歲生日的慶祝小節目而已;抓周本身沒什麼大問題,問題是出在有很多阿公阿媽、三姑六婆把抓周結果看的太過嚴肅認真,寶寶沒抓印章就是不會當大官,沒抓到蔥就是不聰明,搞到新手爸媽不曉得要不要辦抓周,或是為了抓周物品要放什麼搞到吵架頭大。

image source: chuansong
No.7 吐奶
養兒方知父母恩,接下來要說的真的不誇張,新生兒平均2到4小時就要喝奶,算下來一天大概6到12次左右,次數多到爸媽睡眠不足。餵奶快的話10分鐘搞定,但拍嗝有時半小時都拍不出來,然後小寶寶一躺下來就吐幾口奶送你;或是有時候拍嗝拍一拍突然來個噴泉式大吐奶,殺的爸媽措手不及,衣服、床單、沙發全遭殃,搞不好寶寶還要再洗一次澡,重點是這奶要重喝?還是要等下一攤?更恐怖的是半夜吐奶,爸媽不知道,寶寶很可能會窒息。

image source: qsota
No.6 產後憂鬱
生小孩的副作用就是睡眠不足、身材變形走針。心臟夠強,又有神隊友(好老公)幫忙的話,這些都可以靠時間慢慢調整解決。但萬一身邊什麼沒有,三姑六婆最多,旁邊那位又是個豬隊友(蠢老公)的話,光是在家或月子中心閉關30天,面對新生兒大小事的新手媽媽很可能隨時崩潰,產後憂鬱症就會悄悄上身,症狀輕的可能情緒持續低落,或動不動就想哭,對很多事提不起勁。但萬一症狀嚴重的話,波及的層面就可大可小了!

image source: hire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