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穩私,特此提出聲明。

了解隱私權聲明。

dailyview-logo
search
每日最新調查 網路爆紅新聞 房產溫度計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
訂閱 Line Notify
Covid版世說新語!盤點20大最受網友爭議的新名詞

Covid版世說新語!盤點20大最受網友爭議的新名詞

這些疫情期間出現的詞語,讓你一秒Get到還是黑人問號?

不斷增加的防疫新名詞

「校正回歸」、「滾動式修正」、「微解封」、「軟性封城」……面對這些防疫名詞,你也一頭霧水嗎?從2019年年底開始,Covid-19便入侵我們的生活,大家也隨著疫情迎來許多政策變動。兩年多的時間裡,在因應疫情變化的政策或公告中,出現了許多因為疫情而誕生的「新名詞」,乍看之下讓人難以理解,每出現一個新名詞,也總能在網路上引發許多話題。

這些在疫情時代突然冒出來的新詞彙,除了讓人困惑外,也讓不少人都覺得十分傻眼,有網友表示受不了一直有一堆看不懂的詞出現,更有人將這些新名詞做成迷因梗圖,嘲諷滿滿。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出「疫情期間最讓網友傻眼的二十大新名詞」,一起來看看吧!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les

疫情二十大新名詞

NO. 10 人與人的連結

去年(2021)萬華茶室爆發群聚感染時,指揮官陳時中在5月13日的防疫記者會上以「人與人的連結」婉轉指涉蘆洲獅子會前會長的男女關係,模稜兩可的說法讓人有無限想像空間,引發話題。

許多網友開始到處運用,還延伸出「多人連結」、「連結再連結」等造詞,用來嘲諷各種桃色事件或身邊的渣男渣女。由於該詞彙讓人印象深刻,也常在政府被批評「一直發明新名詞」的時候被提出來討論。

延伸閱讀:政治人物年度金句王是誰?2021政治金句TOP20揭曉!

image source:示意圖/Pexels

NO. 9 精準疫調

「精準疫調」原為指揮中心在2020年的疫調政策,在去年(2021)5月疫情爆發時,北市府啟動了「精準疫調」,但有人認為疫情根本沒有受到控制,質疑「精準疫調」到底「精準」在哪裡。

關於臺北市的「精準疫調」,在去年6-7月引發了一場網路論戰,像是環南市場、北農的群聚感染,以及「虎林專案」等等,都造成不少話題。還有網友嘲諷,臺北市政府的「精準疫調」,看起來根本比其他縣市的「一般疫調」還要不精確。

延伸閱讀:防疫保單賣翻天 「不續保」、「拒賠」10大吵最兇話題

image source:臺北市政府

NO. 8 自主應變

在今年(2022)疫情爆發後,指揮中心不斷強調要民眾「自主應變」,陳時中在4月22日記會上對自主應變的擴大解釋,引發了許多討論和批評。不少人認為政府沒有落實好防疫導致疫情爆發,許多政策也都一團混亂,現在只丟出一句「自主應變」,像是把所有問題都推回給人民自己處理,讓人感覺很差。

有網友認為自主應變充滿諷刺意味,根本是在叫大家自生自滅,還有人直接批評「那還需要政府幹嘛?」

延伸閱讀:自主應變聲量飆!陳時中再拋「軟性自主應變」網問:到底什麼意思

NO. 7 新臺灣模式

面對今年大爆發的疫情,政府在今年(2022)4月初提出了「新臺灣模式」。表示不追求全面清零,但也並非放任病毒肆虐,而是以「減災」為目標的有效疫情控管。

該名詞一經宣布,在網路上立刻引發討論。許多人紛紛困惑「什麼叫防疫新臺灣模式」、「新臺灣模式到底是什麼」,更有人提出質疑「現在等於消極應付了吧」、「新臺灣模式就是躺平了?」、「反正時間到了,疫情會自己好」。

延伸閱讀:府院定調「新台灣模式」?疫情新名詞網友熱議持續飆燒

NO. 6 滾動式修正

2020年1月開始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上就常常提到政策會「滾動式修正」,指一邊實行政策再一邊根據現況檢討、修正作法,陌生的名詞在網路上引發熱議。

不少人覺得在檢討、修正前面加上「滾動式」非常沒有必要,更有網友認為這根本就是幹話,「打臉自己之前的決策」、「朝令夕改」。也有許多人開始延伸出各種「滾動式XX」的造詞,稱「滾動式」就是「讓幹話瞬間變專業」的好用包裝詞。

延伸閱讀:停課標準滾動式調整 家長霧煞煞?「停課」討論度狂增近24%

image source:Meme梗圖倉庫

標籤:

本則時事分析,你覺得?

媒體引用報導

← 左右滑動看更多 →

social_fb social_line social_tele social_msg goTop
x

訂閱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