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氫能冶金
淨零碳排蔚為趨勢,世界各國擁抱綠能減碳之時,身為排碳大戶的重工業者而言,誰能及時敏捷轉型,誰就更有機會脫穎而出。以鋼鐵業為例,以往煉鋼方式是使煉焦煤在高爐內和鐵礦砂的氧化鐵進行還原反應,產出純鐵(Fe)及CO2。相較之下,氫能冶金是顛覆傳統的突破性技術,不使用煉焦煤產製的焦炭,改用氫(H)作為原料與氧(O)結合,如此一來,純鐵的副產物便只剩下水(H2O)。當前中鋼公司正攜手工研院、中山、成大等研發團隊,研究發展中鋼氫能冶金所需要的技術,但同時也面對技術、資源及成本三大挑戰。

image source:unsplash
No.7人造肉
想克服暖化危機,淨零碳排是顯學,但還有種溫室氣體不能忽視—甲烷,甲烷對氣候危害程度是二氧化碳的28倍,最大宗來源是牛、羊等畜牧業,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中,畜牧業就佔18%,比全球交通運輸產業(航空、鐵路)加總還多。因此,減少動物肉的食用,進而向上影響產業鏈,並以「植物性替代肉」和「實驗室培養肉」做為取代動物肉的兩大趨勢。根據以色列AlephFarms公司描述,相較傳統畜牧業養一頭牛要兩年,實驗室裡以細胞培養出牛肉僅需三個月,能降低甲烷與碳排放。

image source:facebook/Aleph Farms
No.8地熱能
地熱能來自地層下的熔岩,是造成地震以及火山爆發的原因,地熱發電的原理,就是透過這股熱能加熱地下水,使其成為過熱蒸汽後,當作工作流體推動渦輪機組發電,根據工研院《地熱發電資訊網》,台灣擁有33.64GW的地熱潛能,包含宜花東、嘉義、南投在內,共有27處主要地熱潛能區,今年,獲得比爾蓋茲旗下「突破能源風險投資基金」支持的瑞典地熱開發商倍速羅得,更看上台灣地熱,已投資近1500萬美元在花蓮紅葉村鑽探開發。

image source:BASELOAD POWER TAIWAN
No.9生物燃料電池
生物燃料電池屬於生物質能的一種應用方式,利用微生物細胞組織的代謝反應作為催化劑,將化學能轉為電能。基本上,生物燃料電池的構造與一般電池相似,包含陰、陽兩極,並設有半滲透膜將兩極隔開並進行質子交換,原理是藉微生物對葡萄糖等有機質產生的氧化反應並釋放出電子,且根據氧化反應發生方式不同,又可分為「直接生物燃料電池」、「間接生物燃料電池」,除發電外,目前生物燃料電池相關研究指出,此技術在廢水降解、減少水中有機汙染方面也有其潛力。

image source:youtube/BeFC
No.10鋼化聯產
談及近年當紅的碳中和趨勢,會發現關於這些溫室氣體的討論,時常集中在如何達成「相對零排放」上,其中具體的思考之一,便是「A產業的生產廢棄物,是否可能化為B產業原料」這樣的循環經濟模式,今年台灣中鋼與中油即依循此模式,建立「鋼化聯產」合作模式,藉由讓煉鋼過程中產生的高爐氣、轉爐氣等富含CO、CO2的副產燃氣,轉作石化業合成化學品的原料,助鋼鐵業與石化業大幅減碳。舉例而言,二氧化碳能轉化成乙烷,再生成乙烯,往下可再製成PE等塑化材料,令產業鏈共享零碳商機。
延伸閱讀:買不起房還要被嘲諷!十大租屋族心酸

image source:Google Maps
【網路溫度計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1年01月26日至2022年01月25日,共1年。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環保新興趨勢』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urlink.io/j72VVVk8
有想看的排名主題?請不要猶豫告訴我們吧
提供題目►https://pse.is/JW2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