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全台流產人數約8.3萬人,其中人工流產人數約2.9萬人,占了近3成,比起歷年來有逐年減少的趨勢,顯示民眾對於「避孕」越來越有概念,除了仰賴常見的保險套、事後避孕藥,女生也可以長期使用這些方法來保護自己。
《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來看看一年內網友熱議的女性避孕方式,不用擔心天雷勾動地火之時要緊急煞車,更不用擔心搞出「人命」,讓雙方都能享受一場歡愉又安全的性愛!
NO.5 子宮內投藥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指出,「子宮內投藥」有長期緩慢釋放黃體素的作用,避孕機率比一般避孕器更高,且有減少經血量及經痛的好處。
如果未來有懷孕計畫,則可請醫師取出子宮內投藥系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指出,80%以上的婦女可在取出後一年內懷孕,與一般未避孕婦女相同。
優點:減少經血量、經痛
缺點:必須由醫生協助,且要定期回診
副作用:少數人會有乳房脹痛, 頭痛或青春痘等症狀
延伸閱讀:恭候大姨媽,「那個來時」女孩兒的親密戰友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NO.4 女性結紮
「女性結紮」的避孕原理是將兩條輸卵管結紮後切斷,使卵子不能通過輸卵管,通常由開腹腔或經陰道兩種途徑來作,避孕效果幾乎達100%。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結紮後再開刀接通非常麻煩,衛福部提醒,適合決定不再生育的夫婦採用。
優點:手術一次永久避孕,不影響性慾、經期
缺點:可逆性差,結紮後再開刀接通非常麻煩,適合決定不再生育的夫婦
副作用:無

image source:pexels(手術示意圖)
NO.3 子宮內避孕器
「子宮內避孕器」的避孕原理主要是引起子宮內膜變化,干擾受精卵著床而達到避孕目的,避孕效果高達95%以上。
通常較適合生產過的婦女使用,一般可於月經剛完時將避孕器置入子宮內,或有緊急避孕需求時於性交後5天內置入子宮內。
優點:可長期使用、取出後即可懷孕
缺點:少數婦女因體質或某些特殊疾病而不適合裝置
副作用:裝置初期可能會有出血、經期延長、經量增多、腰酸、下腹微痛等不適應的現象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NO.2 避孕環
「陰道內避孕環」是一種柔軟有彈性的含藥透明環狀物,會定量釋放低劑量荷爾蒙藥物,經陰道上皮吸收後發揮作用,女性只需在月經來潮5天內,自行放置在陰道深處,置入後約三週取出即 可,等於每月置入及取出各一次就可以。
優點:降低忘記服藥的機率,減少經血過多、經痛,可自行放入取出
缺點:有2%自行掉出陰道的機率,熟悉放置後機率會減少
副作用:少數使用者會有頭痛、噁心、嘔吐、乳房漲痛、體重稍微增加等,但停用或經1到3個月適應期後幾乎會消失或降低

image source:舞悠避孕環
NO.1 事前避孕藥
事前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及黃體素,主要作用是抑制卵巢排卵、干擾子宮內膜生長且增加子宮頸黏液濃稠度,使精子不容易通過受精卵,降低受孕機會高達99%,一般於月經來潮的5天內開始吃第一顆藥,此後每天儘量固定相同時間服用一顆藥。
優點:可改善生理期的月經量多、經痛、青春痘問題。
缺點:需要每天服用,忘記服藥可能伴隨著非預期的懷孕
副作用:可能會出現腹瀉、噁心、噁吐、腸胃不適、乳房脹痛等問題

image source: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