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穩私,特此提出聲明。

了解隱私權聲明。

dailyview-logo
search
每日最新調查 網路爆紅新聞 房產溫度計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
訂閱 Line Notify
台灣人普遍不想讓小孩練體育?十大背後原因揭曉

台灣人普遍不想讓小孩練體育?十大背後原因揭曉

台灣家長大多不願小孩往體育發展,細數有哪些原因。

有任何疑難雜症想了解?或是有想看的排名主題?點我題目

你願意讓小孩往體育發展嗎?

甫閉幕的2020東京奧運,台灣創下史上最佳奪牌數紀錄,運動員鏡頭前帶來的精彩表現,讓全台灣人的運動細胞跟著沸騰起來,儘管比賽結束了,這些精彩瞬間仍然受網友津津樂道。

然而這些討論當中,也引來許多網友好奇,台灣運動風氣近年雖然日漸抬頭,但多數家長依舊不願意讓自己小孩往體育發展,好奇箇中原因為何。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細探背後的十大原因。

image source:pxhere

延伸閱讀:減重的路上有他們不孤單!十大「減肥型YouTuber」分享秘訣、陪你鏟肉

athlete

No.10 唯有讀書高風氣盛行

台灣許多家長有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信念,對於子女的期望,往往只用學校課業成績衡量,甚至為了不讓小孩落後別人,從小報名無止盡的補習班,就為了讓小孩「比別人會讀書」。

在這些家長眼中,對學業成績沒有幫助的運動,顯得毫不重要,別說是讓小孩往運動發展,恐怕連培養相關興趣的機會也沒有。

延伸閱讀:林昀儒兩年前曾擊敗江宏傑!精彩對決影片掀討論

image source:pxhere

No.9 運動員黃金時期短暫

受限於年齡與體能狀況,多數運動員的黃金時期都落在22至30歲左右,有些運動甚至更短,造成如果沒有在這段期間闖出一番亮眼的成績,隨之而來就要面對體能全盛期過去後的衰退期。

由於生涯短暫,苦練一個項目只有幾年能發揮,且不像一般人有更多嘗試或容錯的機會,因此讓許多人卻步。

延伸閱讀:台灣首次突破十面獎牌 世界排名卻不是歷年最佳?

image source:pxhere

No.8 認為問題小孩才讀體育

從小到大你一定聽過自己父母或其他人這樣說:「不會讀書才去練運動」、「問題小孩才讀體育」,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體育班的小孩往往被貼上有問題、不會讀書的標籤,使得練體育似乎成為一件負面的事情。

不過這其實是刻板印象,像本屆奧運桌球好手林昀儒就被起底,多益成績達710分,家族成員還幾乎都是學霸,打破大家對運動員的刻板印象。

延伸閱讀:猛到讓人好心動、全台大喊「我愛妳」!盤點20大「美萌帥颯」台灣奧運女神

image source:pxhere

No.7 亞洲人體型劣勢

相對於歐美人來說,亞洲人先天在體型上較不吃香,因此在游泳、籃球這種對於體型高大、手長腳長的人較有優勢的運動項目,經常顯得相對劣勢。

不過這屆奧運台灣游泳好手王冠閎,在游泳項目創下亮眼的成績,以及楊勇緯在柔道奪下台灣首面該項目的銀牌後,扭轉網友的看法,認為亞洲人先天存在體型劣勢也是一種刻板印象。

延伸閱讀:不只外表帥,勇於堅持更讓人熱愛!盤點20大台灣奧運天菜男神

image source:pxhere

No.6 太花錢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運動往往是一種最不花錢的興趣,不過若要成為職業選手,栽培自己小孩成為職業運動員,需要花費的費用也相當可觀,不管是聘請專業教練、送去國外培訓、自費參加各大國際比賽累積經驗,都需要大筆的花費。

例如這次在東奧奪得高爾夫球銅牌的潘政琮,家境其實不富裕,從小只能撿別人不要的球具,出去比賽為了省錢睡在車上,連「桿弟」也是由老婆林盈君擔任,隨著他四處奔波,就是為了省錢。

延伸閱讀:「本來連牌都不想看一眼!」 戴資穎摘銀後吐露真實心聲

image source:pxhere

標籤:

本則時事分析,你覺得?

媒體引用報導

← 左右滑動看更多 →

social_fb social_line social_tele social_msg goTop
x

訂閱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電子報